了鮑家的救命之恩,便打算離去,臨走耐不住鮑忠的軟磨硬泡,將自己的隨身兵刃留了下來,便是這三尖兩刃刀了。
鮑忠彼時心氣甚高,一心覺得自己能夠傳承高人衣缽,用好這兵刃,此時鮑忠仍然記得師父臨走時對他說的話“癡兒,命里有時終須有,命里無時莫強求,這兵刃你卻是使不了的,不過終有一日會得遇英雄,便暫且放在你這里吧。”日后的發展也應了高人的話,這兵刃鮑忠在馬上揮舞都嫌費力,更不要說用他來接敵了,只是終究是幼年時的夢想,鮑忠倒是一直將這三尖兩刃刀留在了身邊。
這些往事鮑忠倒是沒向賈援提起,只是覺得賈援如此武藝,用這三尖兩刃刀揮舞的虎虎生風,正是寶劍配英雄,紅粉配佳人,料來老師所說的英雄就是這般人物了。
賈援自得了三尖兩刃刀,愛不釋手,日日演練不停,孫堅前軍兵敗的消息傳來,也只是輕描淡寫的表示知道了,孫堅又沒有向后軍求援,賈援此時投入到操演武藝中,對戰事也沒前日那般上心了,只是一心提升武藝,揣摩兵刃,孫堅自去日日攻打關城不提。
賈援通過近日來與華雄的戰斗,對自身武藝也有了認識,雖不至于天下無敵,但稱雄世間也是有資本的。不過要是想與呂布對敵,應該還差上不少。
想到此處,賈援更是想迫切的提高自己的武藝,摸索之間,倒也有了心得。以前賈援只是一味的剛猛,一味地以力壓人,對勁力的變化倒是缺少研究。此次賈援練起了三尖兩刃刀,對兵刃之道倒是有了更深的體會,《剛侯遺錄》中提到過兵器之道,萬般變化,存乎一心,剛柔之力,一以貫之,賈援當時不太理解,但經過這些日子的歸納練習,倒也有了體會,剛柔之力,不就是后世的太極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