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曹操在諸侯大宴上義憤而去,帶著賈援走出去一陣后,倒是自己冷靜了下來,對賈援說道“卻叫你這小兒見笑了,為父也不是不清楚這些人心里在想些什么,只是事已至此,只要再努力一下,未必不能迎回漢帝,只要皇帝聰慧,能夠勵精圖治,這大漢的江山還有的救啊。”
說到最后,曹操的眼眶竟然也有些紅了。曹操是亂世之奸雄不假,但他同樣也是治世之能臣,若是漢室江山穩固,這曹操未必不能坐上一任三公,為大漢嘔心瀝血。
在這個時代,每個人都在享受著漢帝國的帶來的榮耀,同樣每個人也都對漢帝國有著一份責任,大家都不忍看著他轟然倒塌,或多或少都在用各種形式在拯救著他。
賈援自虎牢關前一戰,近些日子倒是都隨在曹操身邊,如今他也是天下聞名的猛士了,曹操每每與諸侯見面,都帶著賈援,待別人問起,就是一套此乃剛候賈復后人,武藝如何如何了得云云,待到別人一副吃驚的樣子來幾句久仰久仰,曹操就好像被撓到了癢處,得意不已,看的賈援一陣好笑,但內心也很溫馨,沒想到這個奸雄曹操私下里也是個如此可愛的人。
此時賈援聽到了曹操的感慨,卻是也不知道該說什么好,他是知道曹操日后成了漢帝國最有力的掘墓人之一,可以說這大漢帝國還是被老曹家弄得咽了最后一口氣。但曹操此時對大漢朝的感情卻是不能作偽的,只能說造化弄人。
賈援想了想卻是說道“父親,你一片赤膽忠心,為這大漢朝拼搏一把,又有什么可笑的,而今座上諸公不說,但天下人的眼睛是雪亮的,想來父親今日的所作所為定能為人所銘記。”
聽了賈援這話,曹操倒好像是有所慰藉,當下也不再言語,而是與賈援策馬疾行,到了軍營的屯駐地,一連串的軍令下去,以夏侯惇、夏侯淵兄弟二人為先鋒,以曹仁為左軍,以曹洪為右軍,以賈援為中軍內衛統領,以樂進、李典為后軍殿后,盡起大軍一萬余人,直望滎陽而走,追擊董卓去了。(作者君在這里查看地圖,滎陽在洛陽的東邊,真是不知道演義為啥要寫追到了滎陽,不過此處就以演義為主了,考究君勿怪)
曹操一路上催促軍士疾行,又有神行將軍夏侯淵為先鋒,一陣疾行,還真就叫曹操趕上了董卓人馬,兩邊列開軍陣,卻是準備接戰。
只見這董卓軍陣中飛馬而出一員大將,曹操定睛一看,不是那呂布又是誰,當即大聲喝罵道“爾等鼠輩,皆食漢祿,而今天子蒙難,不思報國,竟然反身從賊,真的是不為人子。”
呂布這邊聽了,哪里肯干休,這曹操的言語還真的讓他有幾分愧疚,但而今敵我兩分,本就成王敗寇,便不做贅言,這呂布只是拍馬而出,引著騎兵直望曹操軍陣沖來。
曹操這邊也是毫不示弱,這夏侯惇也是大將之選,只是一直在曹操營中約束人馬,守衛營盤,倒是沒有參與汜水關和虎牢關的大戰。
但這夏侯惇對自己的武藝也是十分自信,雖然聽過呂布勇武,卻也是不懼,當下拍馬而出,往戰呂布。
二人眨眼間就已經交上了手,夏侯惇暗道“果真是盛名之下無虛士,這呂布武藝果然了得”,二人你來我往,長槍大戟上下翻飛,各顯本事,一頓好殺。
待接戰了八九合,曹操這邊突然聽到一陣鼓響,左側山上竟然沖下了一路騎兵,看那大旗上寫著個大大的李字,卻是董卓麾下驍將李催,這李催深諳騎兵之道,此時帶領騎兵沖陣,竟有雷霆萬鈞之勢,曹操看了慌忙叫曹仁前往應敵。
這邊曹仁剛剛接住李催,又聽得右邊的山上一陣鼓響,又是一隊騎兵沖下,看那旗幟卻是董卓麾下又一驍將郭汜,曹操這邊又急令右側曹洪接住,又派夏侯淵接應,但李郭二人以騎兵之勢強沖而下,曹操軍陣卻是被沖的一陣散亂,眼看著就要抵擋不住。
夏侯惇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