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白馬城自秦時便已經設下,至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
這里是扼制大河的要道,若想渡過大河,必然要經過白馬。
此時賈援作為曹操的先鋒,已經引著人馬進抵了白馬城。此時的白馬經過多年的戰(zhàn)亂城池已經殘破不堪了,白饒也未派遣人馬前來駐守,賈援兵不血刃入了城。
而今的白馬城城墻因為年久失修,都已經塌下了一截,雖然失去了軍事上的防守意義,但是作為軍隊暫時駐扎之所也是夠用了。
自那日荀攸定下了計策,曹操便分兵一半,以夏侯淵為主將,以荀彧為軍師祭酒,又輔以樂進、李典、李通為副將,點齊一萬人馬望濟陰而去。
此時曹操親率一萬大軍,進抵白馬,準備與白饒對敵,無疑是冒了極大的風險的,但想到了最后的收益,曹操也是下定決心弄險,畢竟富貴險中求。
曹操距濮陽不過四十里。
白饒也收到了曹操進抵白馬的消息。聽聞了曹操僅有一萬人馬,白饒內心先是大喜,繼而又是惱怒,暗道“這曹操竟然如此托大,一萬人便敢與我五萬大軍對敵,我若是怕了他,豈不是讓他人恥笑!”
白饒先是小心的又派出探馬,打探夏侯淵部的動向,待得知其人馬已經抵達了壽張,前鋒部隊已和眭固交上了手,彼時雙方相持于谷城,白饒便徹底放下了心,當下點齊兵馬,領著大軍殺向白馬,便欲與曹操伺機決戰(zhàn)。
就在賈援進抵白馬的第四日,白饒?zhí)今R來報夏侯淵所部已經與眭固大戰(zhàn)成膠著之勢,白饒就拋棄了一切的小心,開始列陣準備全取曹軍。
白馬殘破,曹操無城池之險,白饒也不擔心有攻城之艱難。
曹操軍此時表現(xiàn)出了不一樣的鎮(zhèn)靜,好似四倍于己的敵人不存在一般,竟然打算與白饒硬碰硬。
從四更天起,雙方便有了完全準備好的軍隊開始列陣了。賈援為先鋒背靠白馬渡口,身后便是大河,隨著曹操軍曹洪部、夏侯惇部進抵,賈援已經站穩(wěn)了腳跟。
等到清晨朝陽升起之際,雙方便已經是刀槍林立,明晃晃的鎧甲刀刃直耀人眼。此時雙方分列于野,曹操軍作為朝廷官軍,尚紅色,自是一片的火紅的海洋,白饒軍都是黑山黃巾,俱裹著黃色麻布,遠遠看去亦是一片土黃。
人此時列在軍陣中,卻是感覺不到人數(shù)上的差距,如此多的人擠在白馬一片,黑壓壓的都是人頭,除非在天空俯視,是沒辦法感覺到曹操軍少而白饒軍多的。如此情形,倒也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曹操軍士卒的緊張。
膽大的人自然是摩拳擦掌,準備建功立業(yè),膽小的此時只怕已經雙腿戰(zhàn)戰(zhàn),不能自已了。
要說此時列陣對敵,固然有著一部分荀攸計策布置的緣故,但賈援內心卻沒有絲毫懼怕。
荀攸的布置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還是在于夏侯淵,至于曹操本部,只須全力拖延白饒人馬便可。不過問題的關鍵也在于這個拖延,若是曹操本部一觸即潰,所有的后手也只是個笑話而已。
賈援雖知已方兵少,但信心還是很大的,行軍打仗又不是誰的人多誰就能贏,不然世上也不會有這么多的爭端了,否則有了矛盾拉出雙方人馬數(shù)一數(shù)那邊人多豈不是問題都能解決了。
旌旗在風中微微輕揚,白馬渡邊上的河水奔流而過,隨著兩邊列陣完畢,自是一陣鼓響,在雙方陣前的軍士裂開了一道口子,卻是雙方主帥準備陣前答話。
曹操身側帶著許褚、賈援,白饒身邊領著大小渠帥,各自分列陣前,白饒先行一步,打馬而出說道“爾便是新任的東郡太守曹操了嗎,而今我大軍數(shù)倍于你,你何必妄抗義軍,若是早降,定饒你不死!”
曹操聽罷哈哈大笑,說道“爾等賊寇,不識天時,竟然抵抗王師,又出此大言,我曹孟德豈能容你!”
兩邊一通罵戰(zhàn),又自返回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