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援一刀斬了白饒,對黃巾軍的震動極為巨大,這事情說來簡單,但想要實現,無疑是十分困難的,不然兩軍對戰只要派能打的干掉敵軍主帥就完了,又何必多了許多爭端。
賈援一朝功成,無疑是多種因素促成的,要不是白饒內心震怖,棄了大軍而走,想要殺掉他就不是賈援能夠做到的了。但戰場就是如此,贏了就是贏了,無論內中有何緣由,賈援賈伯濟于萬眾中刺白饒于馬下的事實是無論如何都改變不了的。
白饒一死,好像給黃巾軍的中軍按下了暫停鍵,過了好一會才有人尖著嗓子喊道“大帥死了,大帥死了!”
這句話隨著一個人開始叫喊,便以極快的速度蔓延到了黃巾軍全軍,一時間曹操軍突進的更為迅速,就在賈援斬了白饒后,許褚也飛馬趕來,一刀劈斷了白饒大旗,興奮的對這賈援說道“伯濟真乃猛士也!”
隨著白饒大旗的倒下,黃巾軍左右兩翼的更加的混亂,向前抵抗曹軍沖擊的人越來越少,大家一窩蜂的往中軍方向涌去。
曹操見白饒已死,陡然大喜,這便是他一直苦苦等候的戰機啊,賈援不愧是自己的心腹大將,如此局面竟然能夠亂軍中尋得戰機。
曹操本是想用中軍沖散白饒中軍,在局部的戰場上造成優勢,再利用黃巾軍指揮混亂的缺點,逐個擊破,沒想到白饒竟被一擊致死。
此時曹操也知這是天賜良機,急命中軍擊鼓,又叫士卒一齊呼喊“眾軍向前,東郡太守今日要在濮陽扎營!”隨著曹操大旗的持續推進,原本頂著傷亡已經有所減緩的攻勢,竟然又重新的猛烈了起來。
這句話便好似信仰一般,在士卒口中一一傳遞,最后竟然形成了浪潮,數千人一齊呼喝。
東郡太守今日要在濮陽扎營!
兩翼的夏侯惇、曹洪所部本已銳氣減緩,攻勢減慢,但聽到了中軍如浪潮一般的呼喊,竟然又本能的重拾力氣,奮力向前沖殺,持續的開始推進戰線。
黃巾軍本就因白饒之死成了潰亂之勢,此時曹操奮起而至,大旗便如刀子一般直直的頂在最前面,插在了黃巾軍的心腹之所,故而全軍再也堅持不住了,隨著第一個人丟下武器轉身而去,越來越多人放下了武器轉身潰逃。
此時在這白馬城外的荒原,便上演了一幕奇景,人少的漢軍如一條火龍追殺著黃巾軍,而人多的黃巾軍卻不成隊形,散亂不堪的向后逃竄。
此時的曹昂便像吃了興奮劑一般,一個勁地向前沖去,若無身側張爽、李瀟兩名副將副將進行遮護,只怕就要陷入重圍之中了。不過看了看此時戰場的形勢,較為穩重的張爽也不再想著勸阻曹昂了,黃巾軍此時哪還有勇氣反身而戰,逃命都來不及。
荀攸此時也披著甲,但象征性的意義更大,并未親自參與最殘酷的廝殺。此時的他看著戰場反復的形勢,也是心潮涌動,難以自抑,看著那一張張口呼東郡太守今日要在濮陽扎營的臉,荀攸暗自一嘆“有些人當真天生為了戰場而生的,謀算終究只是在形勢上占了優勢,但若是敵軍有主公這樣的為主帥,賈伯濟、許仲康這樣的猛士為爪牙,以力破巧也并非不可能啊。”
李過是白饒軍中一名小小的頭目,他并不是在那場浩浩蕩蕩的黃巾起義中加入進來的,深究的話他是一名實實在在的黑山賊。當年張燕率百萬黃巾進入黑山,像他這樣的本地小山賊如果不想死,那就只能加入了。
他也正是這亂世中的小人物的縮影,逆來順受罷了,也無所謂忠誠還是背叛。
只是李過時常會想起當時砍了寨主的腦袋當了投名狀,還是有幾分愧疚的。但也正是他的狠辣,讓他這個不是黃巾嫡系的小山賊一躍成為了黃巾頭目。
不過此時在手下人面前威風凜凜的李頭目著實是狼狽不堪。
即便是已經黃昏時分了,即便是他已經逃竄了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