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援見這典韋勇烈,竟要自戕,急忙將其拉住。
“你這大漢何必如此,我又沒說怪你,事出有因,情有可原,想來我是替人背了黑鍋了!”
賈援這人脾氣便是屬順毛驢的,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見這典韋羞愧的無地自容,內(nèi)心的氣也消了,暗自想起了自己的莽撞,是啊,要不是突然叫破了典韋的身份,也不會造成這誤會。
“將軍高義,好叫將軍知曉,我典韋而今浪蕩江湖,被人追殺,行事不敢有絲毫差池,卻沒料到誤會了將軍,真是哎呀!”
典韋見賈援不以為意,反而出言寬慰,一張黑臉憋的都開始泛了紅,有心解釋卻有不知從何說起,這與賈援大戰(zhàn)了上百回合的好漢竟然汗出如漿,訥訥無言。
“典兄不必如此,我叔夏侯惇當(dāng)年也因殺人浪跡江湖,但仍舊過的逍遙自在,乃是因為他知曉自己是為了心中大義,故而無愧,我觀典兄如今雖然落魄,但仍不失英武豪俠志氣,又是知恩圖報之人,想來定是義士,不知典兄能否告知賈某,究竟何人害你至此!”
賈援一番話說得情真意切,一方面是覺得典韋這人受曹操大恩多年不忘,因一時之愧竟然要以死謝罪,當(dāng)真是有古仁人之風(fēng),心中很是佩服,又兼典韋這人武藝絕倫,天下罕見,賈援起了替曹操招攬之心。
典韋聽了賈援此言,卻是冷靜下來,咬牙切齒的將自己的好友劉望的遭遇說了出來。
“似李永這種狗賊,雖然身為士子讀書人,但他的心永遠都是黑的,你說這種人該不該殺,該不該殺!,便連這狗賊的兒子,也一般無二,我殺了他父親,他要找我報仇,并無不對,我典韋接著便是,可這人心思當(dāng)真歹毒,找我不到,竟將我鄉(xiāng)人屠戮一空,我典韋真是恨不得生啖其肉!”
說道最后,典韋似是想起了劉望和被無辜牽連的鄉(xiāng)人,對李永的仇恨復(fù)又涌上心頭,最后一句說的聲色俱厲,一雙虎目復(fù)又泛起潮紅!他是即恨李永,又恨自己行事不密,竟然害了鄰里,萬般滋味涌上心頭,頓時不能自已!
世上就是有一種人,為人處世永遠是別人的表率,但你可能永遠成為不了他,成為這種人的代價實在巨大,不過這些卻并不妨礙你對他的敬佩,典韋無疑就是這種人。
賈援聽罷,對典韋的行為當(dāng)真是佩服之極,典韋這個人能為了朋友至此,雖全家避禍山中,仍不改其志,不忘劉望恩義,是個好漢。
“典兄,我觀你似是胸中郁結(jié)難發(fā),不知你可想報仇!”
賈援沉吟片刻,忽然直直的盯著典韋,問出此話。
“我典韋如何不想,只可恨我家眷俱在山中,一家人現(xiàn)今都靠我過活,我若再去找李氏尋仇,那他們當(dāng)真就要自身自滅了,我典韋害家人至此,實在是無法再行此孟浪之事!”
典韋滿臉的愧疚,鐵打的漢子也有自己的軟肋,若是典韋沒有家室所累,只怕此時早就孤身一人殺向李氏了,但此時的典韋卻不能這么做,他已經(jīng)全了兄弟之義,此時卻不能再舍了夫妻情意與父子親情了。
“典兄何至于此,似你這等豪杰,本就應(yīng)當(dāng)仗義直行天下,我賈伯濟雖然不才,但聽了典兄所言,對這李氏也是深恨之,我大漢天下何至傾頹至此,便是似李永這等奸賊戕害所致!某雖不才,愿隨典兄走一趟陳留,拔了這李氏,不知典兄可愿同行!”
賈援雖說對這大漢朝廷疏無恭敬之義,但不代表他對這大漢沒有感情。是啊,賈援是從后世而來,他的民族是漢族,這等中華先民最榮光的時代,他賈伯濟怎能不與有榮焉!
但可惜的是大漢的傾頹是歷史的大勢,形勢已然是不可逆轉(zhuǎn)了!
“賈兄何至于此,何至于此!”
典韋激動的都不會說別的了,一個勁的重復(fù)這話,他此時雖是白身,但也知道東郡太守麾下蕩寇將軍意味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