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與黃巾軍在東武陽的相持已經告一段落了,隨著張燕親至魏郡,跟著于毒李大目一齊進軍樂平前線,曹操與黃巾軍已經形成了相持的態勢。
曹操雖然識破了李大目陰謀,幾近全殲李大目所部,但即便如此,仍是抵不住黃巾軍強大的后援造血能力,此時樂平一線又屯駐了十萬黃巾軍,雙方投鼠忌器,都沒有展開大規模的進攻。
曹操這邊是在尋覓戰機,黃巾軍這邊卻是能拖多久算多久了。按照張燕與管亥的約定,青州黃巾不日就要西出兗州,彼時才是進軍的絕佳時機,更何況張燕這喚作陳呂的軍師給他聯絡的一路奇兵此時只怕也已經到了頓丘,若能一路長驅直入,兩相夾攻之下,則曹操必敗!
雙方此時雖然在軍事對峙,但竟然詭異的形成了短暫的和平!
頓丘。
賈援此時已經在頓丘駐扎了許久,每日里都等著曹操將令,卻未曾想沒等到曹操的消息,卻等到了匈奴來犯的消息。據探馬來報,這來將竟是此時的匈奴左賢王于夫羅,這人帶著三萬騎軍,日夜兼程,從河東趕到了此處,眼看著就要殺到頓丘了。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就在賈援收到于夫羅日夜兼程直奔頓丘的消息之后,曹操這邊也來了消息,急令他進軍魏郡,直奔于毒老巢本屯之地。
本來曹操這戰略是極佳的破敵之策,但未料到這于夫羅竟然突然舍了河東之地,奔襲東郡,賈援一下子就陷入了兩難之地。
“公達先生,此時我們是舍頓丘而取于毒本屯還是堅守頓丘,靜待于夫羅前來啊?!?
賈援此時也是左右為難,實在是不知道到底應該去往何處,要是去了魏郡卻失了頓丘,只怕這于夫羅就要長驅直入,在這東郡馳騁,到時候只怕曹軍就要危險了,但若是堅守頓丘而不出魏郡,又怕這曹操與黃巾軍大軍相持日久,有所閃失,同樣是兇險萬分。
“伯濟,這黃巾軍中只怕是有能人啊,我們這般布置本已十分妥當,卻沒想到竟被這黃巾軍一一化解,看主公來信,這李大目本已是必死之局,竟然都能夠逃脫,這背后之人果然厲害,于夫羅忽然至此只怕此人在背后出力甚多啊。”
荀攸這番猜測沒有絲毫謬誤,李大目前面所說的奇兵正是這于夫羅所部人馬。此時這于夫羅作擁三萬騎軍,在東郡這里簡直就是能夠左右戰局勝負的強大力量。
說起這于夫羅,此人先前也算是對漢庭忠心耿耿,只是他這一番忠心卻是沒有得到回報,在征討完畢漁陽的叛亂后,這于夫羅后院起火,自己的老爹匈奴單于被人竄了位,位置被須卜骨都侯占了,人也丟了性命。
此時這于夫羅向漢庭申訴卻又哪里管用,這大漢朝堂上的袞袞諸公,根本不屑理這蠻夷家事,既然這須卜骨都侯已然造成了既定事實,成了單于,自然也不會為于夫羅討回公道,只把于夫羅留在了漢地,好生將養著。
若大漢朝一直強盛下去還好,于夫羅自然還是大漢朝最忠誠的走狗,只可惜一場黃巾之亂要了大漢朝的半條命,這于夫羅自然是起了小心思,在東郡白波黃巾起勢的時候,于夫羅干脆的投效了過去,成了黃巾軍的打手,雙方各取所需,白波黃巾日漸壯大,這于夫羅的隊伍也是越打越多,糾集左近散亂的匈奴牧人,勢力竟然膨脹到了三萬人馬。
于夫羅手中力量大增,野心自然也是大大的增長,張燕派人前來游說其出兵兗州,竟許了他一郡之地養兵,這于夫羅頓時便和張燕一拍即合,決定出兵。
于夫羅此人也只是亂世中被人利用的棋子,雖然此時力量強盛,但這人好大喜功,暴虐無道,且又心思鬼蜮,得意一時但絕對不會得意一世,歷史上于夫羅先后被袁紹和曹操胖揍,最后投降了曹操也很好的印證了這一點。
不過于夫羅的后代的成就還是十分巨大的,他的孫子劉淵可以說就是這漢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