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青州黃巾就食于兗州,說是百萬之眾毫不夸張,這些人拖妻帶子,能打的不能打的還真有百萬之眾。
雖然領頭的管亥是應了張燕之邀而出的兗州,但此時手下人馬都殺紅了眼,誰要是攔著他們劫掠那簡直就是殺父仇人,管亥有心幫助張燕也是無法成行。
兼之連劉岱張邈這樣的朝廷要員都被取了性命,這些青州黃巾更加猖狂了,哪里還去管與曹操苦挨的黑山黃巾死活,待聽到黑山軍被曹操殺的大敗,這些青州黃巾還嗤笑幾聲,直道張燕徒有虛名,是個草包。
這些人此時都在兗州東部、中部等失去了官府的地方劫掠,暫時還未到東郡,留給曹操的時間雖然不多,但畢竟還是有的,此時兗州還有東郡、濟陰、陳留三處未亂,曹操以此為根本,還有勝算。
曹操既然已經進位兗州牧,自然也開始行使了州牧的權力,連帶著自己的任命表文和一連串的太守、國相的任命表文一齊送去了長安。至于董相國同不同意,這個重要嗎?
當然,此時的董相國也已經看不到曹操的表文了,死人是看不到活人送來的東西的。初平三年,當真是天下動蕩的一年,董相國死在長安了!
不僅權傾天下的董相國身死異處,連那江東猛虎孫堅孫文臺也在與劉表的戰斗中丟掉了性命。
先說這兩年前董卓離開洛陽,聽從了李儒的建議,拋出了傳國玉璽這天大的誘餌,著實是達到了目的,將關東諸侯一一分化,數十萬聯軍土崩瓦解。
但董卓到了長安之后,行事卻越發的瘋狂了,雖然在洛陽時立誓要重整旗鼓,不過到了長安沒了諸侯給的壓力,董相國固態萌發,又開始倒行逆施起來。
沒有約束的權力就是毒藥,董卓這個人一開始對大漢朝廷還是十分恭謹的,屢屢為國建功,在提兵入洛之前,董卓官拜河東太守,對于他良家子的出身來說,已經是得了莫大的恩典。
但董卓一朝功成,成為了這天下間把控中樞的實權人物,在朝堂上說一不二,跟他講道理人家跟你玩刀子,跟他動刀子他的刀更硬,就這樣朝廷上連個能反駁董卓說話的人都沒了,董卓也就在權力的海洋中迷失了自己。
李儒本還在為董卓在洛陽時的雄心復起頗感欣慰,只是沒料到后面到了洛陽,董卓雖然還是一樣的信重,但卻已經是雄心不在了,做的一些事情連百無禁忌的李儒都有些看不過眼。
這李儒可是連少帝都敢毒殺的人物,心腸之狠,膽量之大可見一斑,但連這樣的人物都覺得董卓做的過分,可見董卓著實是太過了!李儒后面也對董卓失去了信心,尋個由頭離開了朝堂,竟然不知所蹤了。
這個時候司徒王允抓住了機會,伙同了董卓的義子、麾下大將呂布一齊奪了董卓性命。
你要說這呂布是中了連環美人計著實是有些可笑,董卓自己不作死,來一百個貂蟬也誘惑不到呂布。呂布之所以敢動手,也是看到了董卓早就是日薄西山,盡失人心了,此時動手便是結好朝廷,論功行賞之后定能光宗耀祖,執掌大權。
此時天下雖然亂像已顯,但皇帝還是有極大的號召力的,
可惜即便是董卓死了,這長安諸人仍是沒有一個贏家。
司徒王允一朝得勢,便開始昏招迭出,先是毫無道理的殺了海內大儒蔡邕,這蔡邕也算做過皇帝的老師,他雖受了董卓恩義給升了官,但這些日子也沒少出言遮護皇帝,雖給董卓哭了一陣,但罪不至死,王允殺了蔡邕,盡失長安人心。
隨后這王司徒又連董卓殘部乞降的請求都不接受,執意嚴懲,要追索董卓余黨。最后給李催、郭汜等人逼的實在沒辦法,索性兵發長安,將這沒安生幾天的朝廷一鍋端了。
這二人也知自己根基淺薄,甫一上位,便大肆封官許愿,自己人自然都是高居中樞,便連關東諸侯也是大肆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