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三年,諸侯之間的亂戰愈演愈烈,長安天子被李、郭二賊裹挾,也是威權漸衰,本來漢室還是可算虎死威猶在,但以今年的年景來看,這層虎皮也要被人扒干凈了。
時間進入到初平四年。
在北邊公孫瓚與袁紹爭奪冀州的行動也已經告一段落。這場大戰持續了將近一年有余,個中跌宕起伏,不足為外人道也。這兩人的戰斗最終以一個平局終結,并未分出勝負,但不得不說,平局對于袁紹來說已經便是勝利了。
從袁紹謀奪韓馥冀州基業開始,兩人便由小規模的沖突逐漸爆發,最終形成了對峙的大戰。
袁紹的基業畢竟是謀奪韓馥而來,更何況這韓馥不明不白的死在了袁紹手上,任袁紹幾張嘴也解釋不清。故而他這在冀州的名位也不是那么穩固。
但與這公孫瓚一場大戰下來,袁紹可算是通過戰爭將這冀州各處力量全部統合到了一處,雖然地盤兵馬沒有增加,可戰爭潛力卻增加了不止一籌,成了名副其實的冀州牧。
袁紹這一戰得了好處,公孫瓚卻也不差。這場戰爭中公孫瓚北地騎士最強大的優勢顯露無疑。
公孫瓚這大漢朝對待異族最鋒利的刀砍向自己人的時候,仍然不失鋒銳,刀畢竟是刀,無論朝向哪邊,都不失刀鋒利的本質。
在與袁紹對峙的同時,公孫瓚竟然還留有余力,將青州、徐州黃巾都胖揍了一頓,搶了不少地盤,奠定了北方霸主的地位。
此時公孫瓚雖然名為太守,但可比劉虞這個正經的幽州牧風光了太多。這人一派武人作風,絲毫不給朝廷臉面,竟自行委派了三州州牧,將這冀州、兗州、青州都納到了自己的地盤下面,州牧下面又各置官吏,絲毫沒把袁紹、曹操二人放在眼里。
這次與袁紹相持一年多,公孫瓚雖然沒能進取冀州,但威名仍勝,開始自己拉幫結派,遍交盟友,就準備來年恢復一陣繼續討伐袁紹。一時間公孫瓚動作不斷,這邊剛拉了陶謙,那頭又一眼相中了袁紹的兄弟袁術。
袁術雖然是袁紹同父異母的親兄弟,但他對袁紹可沒有太好的觀感。袁術便是那種天生的豪門貴公子,素來瞧不上自己的這個庶出哥哥。
當然袁紹要是沒有這么大的才干,也許二人也會兄友弟恭,但袁紹實在是太優秀了,處處都壓制著袁術,袁術當然不會承認自己不如袁紹,二人自然矛盾重重。
袁術這個時間可不是后日里那個冢中枯骨,論實力來說,他可是天下間有數的強力諸侯了。
都說袁紹四世三公,受了先人很大的遺澤,但身為袁家嫡流的袁術又哪里差了?袁家可是把一個偌大的南陽郡都給袁術當作基業了。
可不要小瞧南陽乃是一郡之地,好歹也是大名鼎鼎的帝鄉,這南陽人口數百萬,繁華好似洛陽一般,一郡之地便堪比別處一州之地。袁紹取了冀州還要軟硬兼施,與公孫瓚生死交戰方才事成,可這袁術起家就是一州精華之地,可以說是極高了。
然而這南陽好歹分屬荊州,袁術卻絲毫不賣劉表面子,劉表自然也沒跟袁術客氣,這兩年來二人互有攻伐,倒是拖住了袁術進取的腳步,兩年來無主的豫州都沒占住,堪堪只取了數郡之地。
卻說公孫瓚遣人聯絡了袁術,當真是和袁術一拍即合,袁術當下便表示要與公孫瓚聯合,共討袁紹,袁術這邊摩拳擦掌,就準備休整一陣等公孫瓚消息便起兵北上。
袁術和袁紹毫無兄弟之情,恨不得置對方于死地,卻是要從袁紹打算立劉虞為帝開始的。
話說連當時都算不上是強力諸侯的曹操都收到了袁紹書信,這袁術如何收不到?
只是袁術毫不猶豫的便將袁紹給回絕了,倒不是他對長安天子有多么大的忠心,純粹是出于自己的不甘心理罷了。
袁術自己一個人的時候便經常暗暗想道“為何他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