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也是命不該絕。這一夜短短的功夫就在絕境中被人救了兩次,可算是運氣極佳。
“哈哈哈哈,公劉,來的正好,且隨我一起殺敗這些敵軍,好出了胸中這口惡氣!”
夏侯惇和史渙也是老相識了,這個時候見了史渙來援,也沒跟他客氣,立時便要反攻韓當,一個勁兒的催促起左右一齊進軍了。
夏侯惇可是知道,這史渙也不知道被賈援灌了什么迷魂湯,竟然一心的跟定了賈援,此時史渙即至,那賈伯濟只怕也到了此處,此時不戰更待何時?
這韓當也是久經沙場之人,史渙平地里殺出,雖然讓他吃了一驚,但并未驚慌,照韓當細細看來,這史渙所部也只一千余騎士,此時他手中可是有五六千的人馬,也未嘗不能一戰,只要讓人先行將騎兵抵住,這邊加緊猛攻夏侯惇,只要能將夏侯惇圍殺,必能造成曹軍震怖,則此戰必然可勝。
韓當士卒雖然多以步卒為主,且都是南人,可這只軍隊卻是以吳地之人為主的南人,這吳地雖然少馬,可民風之彪悍不下北地騎士,對敵之時狀若瘋虎,悍勇無雙,想來對上這隊騎兵并不是太難。
韓當當年可是與孫堅一同討伐過羌人的,羌人騎兵雖然厲害,但被步卒團團圍住的時候仍然是發揮不出來作用,不到片刻的功夫便都被圍殲了。
韓當這廂下了令,立時便有左右上前抵住史渙,看那人潮涌動,果然兇狠,竟無一人有所退縮,上千人前赴后繼的沖向史渙騎兵,看那勢頭,竟有一種慘烈的凄美。
然而這次韓當卻是料錯了,這一丁點的失誤登時便令他陷入到了兩難的境地。
吳地士卒確是悍不畏死,但不怕死不代表死不了,這些人同樣也是血肉之軀,被刀劈劍砍一樣要丟掉性命。
史渙帶著的這些騎兵可都是跟著賈援百戰還生的精銳部隊,曹操那日見了這只人馬的雄壯,也是遂了賈援的意,親自賜了名號“虎豹騎”!這樣一只騎兵部隊,又怎是能靠一腔血勇就能夠輕易抵擋的?
只見這些騎兵沖入了韓當的軍陣中,便好似熱刀直插入黃油中一般,將韓當軍陣給切了開來,一時間韓當士卒紛紛馬匹撞開,轉眼間就閃出了一條路來。
可即便如此,韓當軍的士卒仍然向著史渙所部涌來,竟然硬要將這道缺口給堵上,若是一般的騎兵,這個時候只怕沖勢就要有所減緩了,可他們面對的卻是曹軍精銳虎豹騎!
這些經賈援之手所鑄就的精兵,一上來便顯現出了非人般的勇氣以及毅力,前排的騎士全部身披重甲,完全無視了韓當軍砍來的刀斧,只一個勁兒的催動馬匹向前沖鋒,竟然同樣也是無懼生死!
而在后面的輕騎則整齊劃一的拿出了身側強弓,趁著機會便向這些步卒拋射而去,一時間長槍大戟、羽箭飛石全都向著韓當所部腦袋上招呼而去。
這些人拼了性命廝殺,卻還是不到盞茶的功夫便已經支撐不住了,被硬生生的沖出了一條路來。
韓當一見便知不好,這通道被打開了,眼瞅著史渙部人馬便要與夏侯惇會合,到時候中心開花,他韓當豈不是要變成了被圍殲的人了?
這韓當也是果斷,知道事不可為,立時便號令軍陣變陣,轉圍殺為固守,徐徐而退,絲毫不給史渙機會。
而夏侯惇所部經這一役一千殘部也已經是十去六七,待道史渙沖到夏侯惇近前,這嚷嚷著要斬掉敵將狗頭的夏侯將軍渾身都已經被鮮血浸透,手中長槍也是粘滿了鮮血,直將這兵器都浸的滑不留手,險些都要握不住了。
史渙見韓當緩緩而退,軍陣嚴謹,也是沒有再次出擊,他畢竟人少,迅疾如風突擊韓當尚可,但若是用騎兵沖入人群中的話,只怕還是力有不逮,雙方都是投鼠忌器,竟然也就就此罷兵了。
倒也不能說雙方虎頭蛇尾,只能說大家都已經達到了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