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詳決死一擊并非是沒有任何效果的,至少他的進攻延緩了賈援前進的步伐。
賈援這邊十幾日的廝殺下來,即便是鐵人也力有不逮。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此時騎兵沖勢一停,再想起勢卻是有些困難了。
看著這些在馬上勉力支撐的騎士,賈援嘆息一聲,卻是沒有再說繼續(xù)追擊的事情。一行兩千余疲憊不堪的騎兵,奔行數(shù)十里,殲敵無數(shù),迫降近萬士卒,已經(jīng)可以算是個不小的奇跡了,賈援已經(jīng)沒辦再要求更多。
“諸君,且隨我歸城!”
隨著一陣的歡呼,賈援便在眾軍的吶喊聲中準(zhǔn)備歸城了。而這些袁術(shù)的降卒也是強打氣精神來,在賈援所部警惕的眼神中跟著緩緩的行動起來,一同被押解著望雍丘城而去。
一眾人等才行了一半,前方遠處便就卷起了一陣煙塵,細細看去,竟是又來了一彪人馬,賈援立在馬上雖然不太相信會有袁術(shù)兵馬前來,但仍是下令全軍戒備。
待到這隊人離的近了,賈援方才松了一口氣,因為來人遠遠的就打出了旗號,上書夏侯二字,可不就是夏侯惇嘛。
兩軍匯合。
“伯濟啊,子揚先生還總說我莽撞,但是我看你,卻是比我更加莽撞,竟敢只帶著這么點人便來追擊袁術(shù),真的是唉!”
夏侯惇長嘆了一口氣,可是看著賈援身后綴著無數(shù)降卒,在輝煌的戰(zhàn)果之下,接下來的話確是被憋的說不出來,畢竟無論如何,戰(zhàn)場上只有勝利才是唯一的真理。
賈援與夏侯惇自然是無需客氣,被他數(shù)落了還是頗有不服,當(dāng)下便要出言反駁,只是看了看夏侯惇滿臉疲憊的立在馬上,雖然一身耀眼的甲胄也難掩風(fēng)霜,賈援不由得長嘆一聲,說道“確是小侄莽撞了。”
夏侯惇這個人無論能力如何,但對自己人真的沒得說。古人常說家天下,不是沒有道理的,親緣維系皇朝,才是最穩(wěn)固的組成。
不然無數(shù)開創(chuàng)皇朝的千古人杰,為何都要給親族封建國家?你說他眼光有局限這個確實是要承認(rèn),但你要是說他智慧不夠,那也實在是太扯淡了。
可即便是這些人杰,上位之后也大多是分封藩鎮(zhèn),以同姓親緣為屏障,鞏固四方,可見親緣維系法統(tǒng)確實有著他的道理。
對于夏侯惇,后世之人都說這人打仗不行,升官賊快,很有一種“吃啥啥不剩,干啥啥不行”的感覺,這倒也不算冤枉他,這人一生中被史料記載的勝利還真是不多,大部分都集中到了失敗的一面。
但他能屢屢升遷,最后官至武人巔峰大將軍,可不是靠著他是曹操的親族兄弟,而是靠著自己的本事的!
至少曹操軍隊中最大的一股勢力,曹姓、夏侯姓的將領(lǐng)沒有一個不服夏侯惇的,能夠?qū)⑷藞F結(jié)到一起還沒什么“能力”,更沒什么野心,這種人你是曹操你愿意用不?
夏侯惇見賈援認(rèn)了錯,臉色稍緩,又開始了一頓來自長輩的絮叨“伯濟啊,我知你武藝高強,心高氣傲,被袁術(shù)壓著打了十幾日心中有氣,但也不能如此沖動,若是有了不測,你讓我如何對你父親交代!”
夏侯惇這里說的父親便是說的曹操了,他可是知道,曹操這人平日里不說,但對賈援還是十分喜愛的,若是再這雍丘有個好歹
夏侯惇這是典型的“咸吃蘿卜淡操心”了。但是賈援聽到耳中卻是沒有絲毫不耐,反而覺得很是溫暖,看著平日里威風(fēng)凜凜的夏侯將軍好似個老媽子一樣嘮叨,賈援只是一個勁兒的點頭稱“是”。
這倒是讓一向認(rèn)為賈援頗有主意的夏侯惇很是不習(xí)慣,絮叨了一陣便不再說了。
“不過伯濟啊,你這次可也是讓我大開眼界了,這袁術(shù)的兵卒還是很精銳的,沒想到這次你以兩千對數(shù)萬,竟然還能獲勝,當(dāng)真是厲害!”
拋開了親族關(guān)系,單論賈援為將所取得的成就,夏侯惇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