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九江郡尋那揚州刺史陳溫的晦氣。
劉表這邊得了袁術書信,心中也是滿意。他這個人說的好聽點叫溫和謙恭、謹守禮儀,不是自己的治下絕不多事,但說的難聽點也可喚做“守戶之犬”。
劉表也算是打定主意了,無論天下風云如何變幻,只要這天子還是我漢家的,我自然是謹守荊州門戶,不做他想,此時袁術將一統荊州的大義名分給了他,劉表自然并無不允。
要知道這南陽雖然被張濟、劉表二人兩面夾擊,但畢竟底蘊深厚,名城大邑數不勝數,此時還有不少城池從屬于袁術,南陽核心之地宛縣也同樣還在袁術軍的手中。
此時袁術一封書信送來,倒是能夠省了劉表不少力氣。
于是劉表投桃報李,在袁術使者將袁術的命令曉喻諸縣之后,接收了袁術降卒的同時,也將袁術麾下文武的一干家小全都送還了回去,倒也算是全了君子絕交不毀家眷之意。
至此,南陽事了。
而袁術在廬江便就沒了后顧之憂。
他在兗州陳留郡的時候就跟孫策說過,待到功成便將其封為九江太守。
這次雖然狼狽逃到廬江,袁術卻也沒有忘了自己誓言,還真就上表表奏孫策為九江太守。
袁術的這一番舉動讓孫策感動莫名,本來還以為這次兵敗,袁術就會就此賴賬,卻沒想到這袁術竟然未曾食言,雖然這九江還在陳溫的手中,但孫策這人可是志氣不小,陳溫又怎樣?揚州刺史又怎樣?
反正黑鍋都有袁術背著,即便是宰了陳溫,世人也只會說袁公路無道,可不關他孫策什么事。
頭一次孫策體會到了上頭有人罩著的好處!這邊孫策自然是摩拳擦掌,準備攻略九江不提。
袁術既然已經失敗,便也暫時退出了中原爭霸的行列,將重心全部傾注到了南方這片在漢代時還是不毛之地的地方。
卻說這廂曹操攻略了豫州之后,在陳縣整整停住了十日方才收到了袁術已經棄歸南陽,南下揚州的消息,內心里也是不由得感嘆著袁公路膽略非凡。
曹操輕易得了一州之地,自然是占了天時地利人和,若不是公孫瓚和袁紹各組盟友,造成了兩路聯盟牽一發而動全身,也不會讓曹操如此輕易的就撿了這樣一個大便宜。
雖然說這兗州、豫州殘破,論實力還不及冀州一州之力,但好歹曾經也都是大漢朝的腹心之地,但凡時間充足,恢復起來的力量也是不能小視。
隨著曹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敗了袁術,這此時大漢朝最強大的兩個聯盟也開始動作了起來。
袁紹這邊得了曹操勝利的消息,心中又是欣喜又是警惕。
欣喜的是自己這路聯軍可算是有了個好消息,警惕的是曹操這人以前倒是小看了他,誰能想到當年小小的東郡太守不過幾年的功夫,竟然都爬到了手握兩州之地,成為影響天下局勢的絕世兇人!
要不說天命屬曹呢?這袁紹正在和公孫瓚相爭的緊要關頭,自然沒法得罪自己這個最是得力的盟友,非但如此,還得小心的拉攏著曹操,生怕曹操撂挑子不干了。
此時袁紹的壓力實在是太大了,面對著公孫瓚三面合圍,實在力有未逮,若不是曹操擊敗了袁術,只怕都要四面楚歌了。
這第一面自然是來自幽州的公孫瓚本部的壓力。第二面則是來自徐州的陶謙陶恭祖的壓力,只是這人若是想來必然要走青州、或者兗州,給袁紹的壓力還不算大。
至于這第三面,則是來自那在虎牢關前威風八面的呂布呂溫侯了。
卻說這呂布被李、郭等人趕出了長安,帶著手下人馬一路逃竄,卻是回到了起家之地的并州。
并州這里一直以來都作為大漢朝攻略匈奴的戰略要地,在西漢初期的時候完全就是軍屯管理,當兵的都快比百姓要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