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李傕背后有高人啊!
李傕這番布置下來,可以說真正的將關東給攪和的天翻地覆。
曹操是兗州、豫州實際上的占有人,而袁術又是這豫州豪門,在豫州的根基是穩固至極,不說一呼百應,但至少也是有不少忠心的士人。
曹操新據豫州不久,雖然也是豫州人士,可他那點影響力沛國都輻射不全,更何況整個豫州,所以雖然豫州已經把握在了手中,但實際上卻不是很牢靠,若是沒有荀彧等“地頭蛇”幫襯,還真不好收拾殘局。
這李傕將豫州牧的位置給了袁術,這就是給了袁術名義,有了這個名號,袁術只要緩過勁兒來,必然會給曹操找麻煩,到時候二人又是個不死不休的局面。
而將宗親劉繇放到揚州,則更是一步妙棋,因為這是一條沒人會反對的提議。
你說漢室大權旁落,卻也不盡然,只是天子飽受軍閥欺凌而已。幽州有劉虞,益州有劉焉,荊州有劉表,此三人都占據了天下間極有潛力的地方,好好經營,精誠合作,這劉氏仍然是天下間最有力量的勢力!
然而就如一句話所說,想要讓人類永遠保持理智是一種妄想.....
這三個人不說老死不相往來,但也絕對不是互相友睦,劉表和劉焉因為上庸的問題更是矛盾重重,就差超刀子上了,要不是劉焉自己身體不行,眼瞅著就要一命嗚呼了,這上庸說不定就要有那么幾場大戰。
而此時還能夠跟著皇帝跑到關中的漢室臣子,那至少已經可以說的上一聲忠貞了。
當然,你也可以說是下注不同,有些智謀之士看到了漢室的危機,決定自下而上的來解決天下頑疾,而有些人則是選擇天子路線,自上而下推行主張。
你不能說這兩種想法哪個正確,都是自己的選擇,若是沒有賈援這種穿越者的本事,是無論如何也不能知道最終的結果的。
所以,此時在朝堂之上的漢室臣子,大都對劉氏江山抱著“向好”的態度,所以對劉氏宗親能夠再次出鎮一方州牧,都是持支持態度的。
當然,賈援對劉繇到底去哪并不在意,畢竟袁術此時是在揚州,劉繇即便去了也是給袁術找麻煩,可是對于袁術擔任豫州牧這一事,賈援是徹底的麻爪了,這不是回去活生生的給曹老大添堵嘛.....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隨著一連串的附議之聲傳來,李傕這提議竟是直接通過了,其實這也是不然,李傕在此,其他人有能如何,畢竟這李傕才是此時長安城說一不二的老大。
賈援情知事不可為了,也只能跟著附和起來。
鐘繇一旁看了,卻是更加的滿意起來,這賈援前日里因李傕逾矩頂撞李傕,可見其忠君之心,此時見事不可為,又不強出頭,可見也是知進退,明得失,是個極為難得的聰明人。
不得不說腦補真是可怕,鐘繇這等智者,竟也是先入為主,只覺得這賈援既然代表了曹操而來,定然是個及有本事的,一舉一動都有著自己的深意,一番腦補下來,更是覺得賈援乃是難得的俊杰!
“陛下,這兗州牧曹操與豫州牧袁術自當遣人訓斥一番,二人無論如何,都是我大漢重臣,怎么能夠大打出手,當真是有失朝廷體面,但二人又是我大漢朝的的良將,卻是不能夠賞罰不明!這兗州、豫州兩處黃巾匪亂,倒也全賴此二人平定,具體如何,還要讓陛下定奪!”
鐘繇辦事倒是滴水不漏,很是和稀泥了一番,這話明著是給曹操、袁術二人討賞,但實際上卻是再給李傕口實啊!
此時的李傕可是朝廷的代表。
臣子州牧平定匪患這是應盡之義務,但在沒有皇帝的詔令下互相攻伐,這與公然謀反似乎也并無二致,鐘繇這一席話說出口,簡直是將曹操、袁術二人架在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