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童從山洞中走了出來。
此時幻化的石壁及流水,已隨著和尚尸身的灰飛煙滅,也已消失。
路童出來后,隨手將附近的一塊石頭移到洞口,將其堵住。
一聲口哨響起后,路童便帶著那頭俊美的蒼鷹飛離了界山。
至于那個死去的和尚是何來歷,和為什么這里叫界山?
等等在他心里的疑問,也是以后有時間再去探聽的事。
這里路童還在游歷萬重群島,但在萬里之外的趙國邊境卻正孕育著一場滅國戰爭。
此時,陳國國王瑞仁已在皇宮大殿之上發號施令,開啟戰端。
命令太子陳充,國師簡冊領軍三十萬,通過邊城葉城直撲趙國國都利亞。
并命令落葉城城主,也就是瑞德之子陳端以及右營督統齊龍,率領二十萬大軍,拿下與陳、越、趙三國接壤的的兩極山。
進而占領懸明谷,不讓越國的軍隊踏入趙國的領土一步。
并伺機攻入越國境內。
同時策動越國及趙國反抗勢力起兵造反。
誰先拿下京城,誰就能先得王位。
讓兩國內外不得兼顧。
同時準備好了討趙檄文。
先按下不發。
等大軍攻入趙國境內后,再發動宣傳攻勢,確保攻其不備。
瑞德這邊的主要任務,就是和瑞仁各手握十萬大軍守護本土。
如果趙國順利被滅掉,立即乘勝滅掉越國。
瑞仁和瑞德加一起的兵馬總共估計有五十萬兵力。
再加上招安一些趙國國內的反抗勢力,基本有一定把握的勝算。
不過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仗打起來后,所產生的變數,誰也無法預。
葉城城主得到陳王瑞仁的命令后,將守城的五萬兵丁交由簡冊的四大弟子指揮。
簡冊的四大弟子此時已被太子陳充任命為先鋒官。
得到主帥陳充發兵的命令后,便帶領五萬先頭部隊,率先殺入了趙國境內。
趙國早就察覺到陳國一直蠢蠢欲動,不過就是不知道準確的攻擊時間和地點。
趙國和陳國邊境漫長,不易防守。
不像越國和陳國之間大多為水路。
少數接壤的地區還是沙漠,只有落葉城才和越國接壤。
正因為如此,陳國的先頭部隊得以直插首都利亞城的衛城博上城。
拿下博上,利亞城就無險可守,一馬平川。
而其最大的風險,就是被越國和趙國大軍抄了后路。
不過這四個人對緊隨其后的師傅簡冊,有著絕對的信心。
現在就看越國援軍能否被陳端給堵住了。
此刻的瑞德,也立即叫彭雄再去趟越國。
督促涂虎加緊起兵造反的步伐,讓越王內外不得兼顧。
并告訴彭雄,可與在涂虎身邊的路童取得聯系。
讓他伺機而動。
此時太子陳充,國師簡冊已帶領二十五萬大軍來到了趙國的邊境小城~無憂城。
陳充太子第一次做為主帥出征,正是父王給他的一次建立豐功偉業的機會。
他也非常明白父王的想法。
瑞仁已七十多了,日薄西山。
如果這次滅掉陳國,陳充將建不世之偉業。
回國后瑞仁傳位給他也具正當性。
雖然他身為太子,但他心里清楚得很。
瑞德親王對這個位置一直虎視眈眈,皇位并不是他可以唾手可得的。
陳充和簡冊也非常配合。
雖然他為主帥,但他知道簡冊對他是絕對的助力。
此時大軍已列隊站在無憂城外。
陳充親自上前叫陣,大聲喊道
“我乃陳國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