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過去了……
……
時間的流逝總是這樣飛快,這天有林正在辦公,方喆就興奮的進來撒歡。
“有林,曼妮那邊打款來了,四倍的咨詢費!”
有林訝異了一下,隨后又了然。
方喆好奇了“你當時到底在和平飯店做了什么?”
有林笑笑,不告訴他,就是吊你胃口!
有林最后所做的到底意味著什么呢?
說白了,就是幫張華愛下定決心。
改制的決心!
其實,他并沒有給張華愛任何關于怎么進行分權之類的建議,因為這本就不應該是他來考慮的。說到底有林只是一個外人,之前那么多的咨詢公司,也不知道到底都做了些什么,要猜的話,估計也是跟各種股份分配方案有關。可是他們的方案顯然最后都沒有被采納,這很正常,也很簡單,怎么分配股份以及此類的事情,根本就不是外人能夠插手的。
說到底,這個公司再怎么分配,都是她們自己家族內部的事情,就像有林所說的立儲一樣。大臣可以勸說皇帝應該立儲了,可是如果大臣但凡想要插手怎么立儲,該立誰,所面臨的可能就是砍頭之罪。
立儲一事,在任何王朝,都是一件敏感的事情!
所以有林當然是不會去插手的。
他很清楚,張華愛的問題的本質就是繼承機制的問題,張華愛和羅明夫婦倆共同創造了問題,又由自己來承擔問題。不管是不準子女配偶參與家族企業的營運,還是死死把股權攥在手里的行為,都是導致矛盾發生的根源。
有問題就解決問題嘛!
所以有林才用資治通鑒中這段宋朝各代皇帝立皇儲的故事來向張華愛做了比喻。
有人可能覺得張華愛的這點事情,怎么能扯到王朝皇儲的立下。張華愛的曼妮王朝,雖然沒有達到真正的王朝的這種地步,但是卻有著類似于古代王朝的成分。
例如張華愛夫婦所設立的不讓子女配偶參與家族企業營運的問題,就是類似于宋仁宗遲遲不愿意立皇儲的情況一樣。宋仁宗運氣很差,后宮佳麗無數,嬪妃也給他生過三個兒子,但是無奈古代醫療條件一般,三個兒子都夭折了。皇位當然不能傳女了,于是宋仁宗想讓皇位依舊在自己血脈之下的愿望無疑落空了。
這是人之常情,古代面對這樣情況的皇帝多了去了,誰都有私心,盼著自己能有后接下自己的位置,而不是只能無奈拱手讓人。那么多任皇帝為了享受權力,甚至不愿意那么快立下皇儲,更何況讓給別人呢!
而如果子女的配偶參與家族企業的允許,無疑一部分權利會被轉移,如果子女的配偶存有異心,不久的將來,家族的產業可能就會改姓。而張華愛夫婦家族中出現的情況還有一個鮮明的特點,那就是他們的兒子都對繼承家族產業沒有半點興趣,反倒是三個女兒很有興趣,傳男不傳女的愿望就已經落空了。
這并不是用重男輕女可以簡單說明的,這是中國自古以來的血脈傳承觀念,這也是最讓張華愛糾結的地方,如果她的兒子中有哪怕一個愿意接任,她可能也不會糾結這么久。不過那時與現在的場面又會出現質的變化,三個女兒的抗爭會變得無力,家族的重心會向兒子傾斜。
有林覺得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張華愛就已經有些想岔了,因為兒子們不愿意繼承產業,張華愛唯一的選擇就是分配給三個女兒,這時三個女婿是否參與產業營運已經沒意義了,因為從中華長久以來關于血脈傳承的觀念來講,家族的產業已經不可能不易姓。因為不論三個女婿是否參與企業營運,接下來企業的股份無疑是會交給女兒們的下一代的。
或許張華愛也不是沒有想到這一點,她的丈夫可能也是這樣想的,她堅持著自己丈夫的想法,所以有了最嚴重的那個問題的發生她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