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意味著什么?
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點石成金在曹鑠這里都是弟中之弟!
有了這么批量生產的玻璃鏡子,以后的錢財肯定像是瀑布一般往曹操這里來。
也難怪,曹鑠敢那么花錢,甚至問荀彧借高利貸。
“這曹鑠公子在這里,主公統治天下,只是時間問題啊!”
一眾武將謀士們此時也都是紛紛感慨,對未來也是充滿了無限的期待。
很快,玻璃鏡子就如火如荼的開始售賣。
所到之處,都被熱情的民眾搶奪一空。
在開始賣之前,曹鑠專門思考了很長時間關于價位的問題。
因為售賣的對象是大部分普通民眾,曹鑠也故意沒有抬高價格,只是按照成本的三倍去售賣。
另外,曹鑠還在雜志上面說了一番鏡子的來源,核心思想還是曹操向天神租借,特地讓民眾來使用。
可就算是這樣,一個月之后曹鑠看了一眼利潤還是嚇了一跳。
這一次,曹鑠真的賺了一個盆滿缽滿。
隨后,曹鑠立馬打開了新鮮的銷路,直指西涼一帶和蜀地。
這里……是劉備和馬超的地盤。
現在,曹鑠一方面可以賺那邊的錢財,另外一方面還可以朝著那邊的百姓宣揚曹操的功德。
雖然現在的雜志已經算是人盡皆知,但還是有那么一小小部分人群對上面的內容嗤之以鼻。
就比如……荊州。
但現在玻璃鏡論馬車來這里售賣了,民眾們都見到了實物,對報紙上面宣傳的那些東西,也就更加的相信。
而在售賣玻璃鏡子的同時,曹鑠也在不遺余力的收納銅鏡。
銅這種稀缺金屬,跟玻璃比起來,確實是名貴了很多。
三國時代銅器的絕大多數用處……還是照鏡子。
實在是太浪費了。
曹鑠決定盡量多的收集銅器,為以后的重工業做準備。
現在這些,還都是小打小鬧呢!真正的絕活還是輪船,汽車之類的東西。
僅僅是想象一下,曹操開著汽車去逛街……曹鑠就能笑出聲來。
而鏡子的銷售,也在其他地區的民眾那里引起了議論:
“這是什么東西?看起來怎么這么清晰?”
“我感覺這是曹操搞的妖物!會不會看一眼老子的命都沒了?”
“害怕就爬,這東西多便宜啊,你真是個廢物!”
“但劉備說這都是妖物啊,他可是個君子!”
“那以后你別吃玉米了,天天去聽劉備吹牛逼就行!”
……
鏡子在荊州一帶售賣的時候,難免會再被人說成妖物。
不過……曹鑠對此倒是一點都不關心。
真香定律只會遲到,永遠不會缺席!
現在孫權和劉備等人一直都在宣傳,曹操的東西都是垃圾,都是妖物,用了就會少陽壽……
三國之曹家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