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賈詡站了出來說道:
“但他們現在過來進貢是一件好事啊!并且我們現在如此強盛,至少在五十年時間之內,高麗不會打我們的主意!”
“呵呵,五十年之內,那五十年之后呢?”
曹鑠冷笑一聲反問賈詡。
對歷史十分熟悉的曹鑠,不想再次看到大漢被外族入侵。
在原來歷史里,晉朝的破滅跟外族的入侵脫不開關系。
雖然說現在曹操兵力強盛外戰無敵,在北方沒人能跟曹操有一戰之力。
但是...
誰敢說之后呢?
五十年對一個人來說,雖然很長,但放在歷史長河之中,渺小的如同一粒塵埃。
換句話說,誰敢保證曹昂之后的一代會不會受到外族的入侵?
到時候,萬一出一點意外,高麗絕對是會趁機作亂!
“曹鑠,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曹操冷靜下來,深吸一口氣說道。
身為一個君主,曹操其實很能理解曹鑠。
大漢的千秋萬代,并不是曹操一個人說了算,但曹操既然現在有能力,就要為后面的人鋪路。
就好像秦始皇,一直窮兵贖武的原因就是希望大漢能不被外族侵擾。
想要發展,就必須得要內不穩定。
但秦始皇十分可惜,因為經濟和農業跟不上,最后導致了自己的滅亡。
再說楊廣,他的一生也一直在擴充兵力。
但要說,他做錯了什么?
楊廣發展兵力,就是為了讓大漢民族穩定。
這總體的思想并沒有錯誤,但他和秦始皇一樣,都輸在急于求成。
最終,導致了民不聊生,王朝傾覆。
而再此時的曹操,因為有曹鑠的關系,已經完全不同。
“現在我們要做的其實也很簡單!”
此時,曹鑠微微一笑說道:
“現在北方有太多的異族,我們可以讓他們全部臣服,要是反對,直接出兵剿滅!”
“對于那些臣服我們的族人,我們直接派兵駐扎,然后快速修建水泥路,再對他們輸送我們的文化, 盡量讓他們的后代受到我們感染。”
“只有這么做,才能真的消滅外族,讓大漢永久不衰!”
...
對于文化的重要性,曹鑠心里最清楚。
彼時的外族,還全部都是一些野蠻人,此時只是一時間的興盛,再過去幾百年,那時候就難說了。
為什么說華夏是四大古國之首?
因為在華夏的土地上,就算發生再多變亂,文化始終都是華夏文明。
這種文化,將所有族人綁在一起,就算真的再發生什么變動,照樣也是一個偉大的民族。
“這...”
眾人聽到這里,心里都是十分敬佩。
曹鑠的理解,完全超出了所有謀士,而武將們此時也都是一臉沉思:
武力到底是為了什么?
這個問題,在所有人心里縈繞。
三國之曹家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