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的身份是個謎,以一個育嬰堂抱來的小官之女的身份成為寧國府的宗婦,這是一件非常罕見、讓人驚訝的事情。
顏華問林如海,林如海也不確定她的身份,對顏華各種沒有根據的猜測只是覺得好笑,但是他說了一句話,讓顏華深以為然。
“不管是什么身份,如今這般都太過高調。而且,國事不講情分,能屹立不倒的只有立場正確。”
其實,更直白點說,政治沒有情分。尤其是這古代,皇帝的旨意才是標準。當今是個勤勤懇懇的明君,那么無論寧國府還是榮國府,無論兩府出了什么皇家遺珠還是貴妃,只要違法犯忌觸到了皇帝的底線,便沒有任何情分可言。
現今,顏華很明顯感覺到,皇帝覺得四王八公尾大不掉,多年來領著朝廷的俸祿卻紈绔多,建樹少,對此心有不滿,有意改變。所以,秦可卿還真的不是很重要。
內閣幾乎沒有參與到這個喪事中來的,因為沾親帶故,林家避無可避,但是也只是上門祭拜便完了,搭設祭棚這種事是絕不可能做的。
果然,沒多久,元春突然封妃了,賢德妃,賜住鳳藻宮,封號奇怪但加上宮殿卻又讓許多人覺得是皇上十分看重。
顏華都不好意思進宮去見皇后。有時候真的覺得這皇家是天下最不講規矩的人家,皇后在潛邸時還曾玩笑地同她姐妹相稱,如今她的侄女成了皇帝的妃子了。
反而是皇后,不知是看習慣了,還是皇帝背后有所交代,一副沒有這事般的態度,似乎賈元春和顏華沒有半點關系。皇后不計較,顏華自然照舊與她相處,卻也不會為元春做什么。。
人家說,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看似已經分家的榮國府,卻也有說不清的矛盾。在元春封妃之前,二房受到一連串的打擊,幾乎默默無聞地在西院過日子。而元春突然的封妃,仿佛一下子給死氣沉沉的二房注入了無盡活力,就連已經幾乎不相往來的王家都遞來了消息。
王氏自從嫁入賈家,從沒有這么振奮、這么挺直了腰板過。
顏華聽說,就連賈赦都動心了,不僅在外自稱家里出了娘娘,回家還沖柳氏抱怨了幾句。然后……然后被柳氏收拾了一頓,一下子老老實實,好長一段時間連出門都不敢出了。
顏華私下和林如海偷笑“嫂子估計是怕他出去惹禍,打了臉吧!”
林如海又是想笑又覺得這樣笑大舅子實在不好“你這哪是大舅兄的親妹妹,怕是嫂子的親妹妹才對!”
顏華“哼”了一聲“親不親的,誰真心對我,我就親誰,那些只看血脈不看真心的,被所謂的親兄弟賣了都沒處哭去!”
林如海很多時候對于顏華對待娘家的態度是似懂非懂的,但是他有個好處,不過多插手這些事,給顏華足夠的空間和信任。
而且林如海也忙,他如今是專管這皇帝的錢袋子,主要負責財政這一塊,可是老皇帝時期,國庫已經空了大半,當今有心去除舊弊謀發展,卻苦于沒有錢財。也不知道誰給皇帝出了主意,林如海開始暗中安排人收購假山石料、花草建材,顏華自然看出了門道,偷偷說他們是想錢想瘋了。
不止顏華這么說,皇后也這么說皇帝,說從沒見過這樣的皇帝,還說把林如海好好一個讀書人弄得如今都鉆進了錢眼里。皇帝卻引以為豪,“當年多少國庫銀子被借去不還?太上皇當初有心無力,如今——他們不愿意直接還,朕就讓他們心甘情愿地往外掏銀子!”
“如果人人都如同林夫人那般,朕又何必如此?國庫供養著他們,不僅不思回報,還搜刮民脂民膏,一個個砍了都不足惜!”
然而皇帝的態度,大多人并不知道,自從皇帝大封后宮,又下旨可以省親后,一家家都興高采烈地買地建園子。其中以生了前頭兩個皇子的周、吳貴妃家中最為熱鬧,兩家隱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