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在關外與明朝打了六年, 這六年, 葉布舒長大了, 果興阿也學文習武像個小大人了。
顏華送葉布舒上戰場的那一天, 只對他說了三點
“一,保重好自己,不要仗著自己的功夫逞強輕敵;
二,多聽多看多學, 也看顧著些你阿瑪;
三,清兵所過之處,不擾百姓、不殺平民、不虐待俘虜, 做一支仁義之師。”
葉布舒從小在顏華的教導下長大, 皇太極和顏華都是主張滿漢一家的思想, 自然懂顏華的意思, 鄭重應下。
父子二人一同上了戰場, 從此顏華的牽掛便多了一分,忙完政事, 就忍不住掛念他們,尤其是尚且稚嫩的葉布舒,也就果興阿來鬧她才能讓她徹底輕快起來
內政安穩,軍事愈發強盛的清軍讓明朝損失慘重,多重蝴蝶之下, 歷史的齒輪依舊有著它的神奇之處, 李自成提前攻入了京城, 滅了明朝, 而坐觀虎斗的皇太極馬上率兵攻入關內,滅了李自成。
清朝入關,皇太極占領了紫禁城,收拾京城殘局的同時,又發令滿蒙漢各旗向南平叛。
葉布舒主動跟了勇猛直爽,對他十分照顧的多鐸。
而皇太極,則留在京城,準備遷都事宜。
遠在盛京的顏華收到了皇太極的來信,立即著手準備起來。然而遷都事宜不過進行了一半,本應在北京的皇太極卻突然出現在了盛京。
“哈日珠拉,我來接你!今年,我帶你去看最繁華的煙火!”
顏華看著大門前,逆著夕陽、一年多未見的皇太極,顧不得許多,順著自己的心意飛奔到了他的懷里。
崇德七年,清朝遷都北京,皇太極入主乾清宮,而和前朝不一樣的是,皇后哈日珠拉也同住了乾清宮,開啟了帝后同住的歷史。
崇德七年,葉布舒和十分親近的十五叔在對南明的戰場上大吵了一架,多鐸帶兵攻入城中,本響應皇太極的政策,未殺漢人百姓,誰知有“前明余孽”藏在百姓之中,險些刺傷了葉布舒,幸虧他有顏華一樣的功夫,這才神奇般躲過一劫。
但是,這觸怒了本就脾氣暴躁的多鐸,下令屠殺全城幾千百姓。葉布舒出面阻止,多鐸覺得他婦人之仁還不識好人心,兩人爆發了激烈的爭執。
最終,葉布舒搬出多鐸從小又怕又崇拜的顏華“十五叔,你去問問我皇額娘,她如果知道了你下這種命令,是支持你為我報仇,還是從此不讓你再上戰場?”
多鐸掙扎了一番,他幼年喪母,顏華對他多番照顧,大小事可謂盡心盡力,絲毫不計較往日母妃阿巴亥對她的陷害和刁難,多鐸十分尊敬顏華,再加上從小被揍的畏懼心理……多鐸哼了哼,到底還是不反抗地看著葉布舒收回他之前所下的命令。
同樣的事情也在多爾袞身上上演,而阻止他的,是皇太極安排在他身邊的副將。
“王爺如若真的屠城,恐怕這幾年的功都不抵此過。”
多爾袞想起關外滿人殘害漢人被皇太極處死的幾例事件,到底還是罷手了。
懷柔的政策給皇太極統一天下制造了不少麻煩,期間有諂媚的漢人主動提出所有漢人都應該“剃發易服”的諫言,也有滿人不滿人口眾多的漢人侵占自己的利益,想要瓜分大量土地,還有無數民間的仗義之輩,寧死不屈不肯降清……
但是,皇太極和顏華兩人互相扶持,一起度過了最艱難的幾年,顏華有段時間,親自帶著孩子穿漢服接見命婦、舉辦宴會,以表示皇家容納漢人之心。
難關過后,人口沒有因為屠殺而銳減的好處就顯現出來了,戰爭平息之后,全國的生產力很快恢復,皇太極恢復科舉,漢人舉子紛紛進入朝堂。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