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在前線的情況并不是一帆風順, 趙潛負責的糧草這塊, 太子果然開始刁難。
如今的太子, 誰也說不清他是什么心思, 在前線生死一線的不只是他的兄弟,還有他的父皇,但是,太子在收到前線告急的信件后, 態度反而曖昧起來。
趙潛第一次,明晃晃地和太子起了沖突,聯合四皇子, 對著站隊、旁觀的大臣們威逼利誘, 越過太子, 直接按照皇帝傳來的旨意, 如數將糧草、武器補給了過去。
在太子全權代理朝政的京城, 能做到這樣,非常難。但是趙潛立場堅定地站在了皇帝那一邊, 或者說,他堅決不站在太子這一隊。
四皇子同樣,他絕不愿意皇帝在此時出事,讓太子得了便宜。
趙潛這樣違背太子行事,四皇子又在里面攪渾水限制著太子, 整個京城的氣氛都開始變得古怪起來。
皇子府里, 趙潛每日回來就和徐思遠在書房商談, 一談就到半夜。
明瀾正在坐月子, 外頭的事被趙潛瞞著,一無所知。只知道女兒的洗三和滿月因為戰事的關系都沒有大辦。
直到出了月子小半個月后,西北傳來大捷,皇帝砍殺了胡人首領,待平定余下殘余勢力,不日就能班師回朝。
趙潛更忙了。
明瀾也微微察覺了外頭形勢的變化。
等到皇帝班師回朝的具體時間傳了過來,趙潛才將近兩個月的事情細細給明瀾講來。主要也是讓她心中有數,免得外出交際遇上太子一系,受到敵對吃了悶虧。
明瀾正在哺乳期,小女兒老規矩,由前頭的哥哥小粽子給取的小名,小粽子牢牢記住了當日放的燕子風箏是給妹妹的,第一反應就是要叫小燕子。明瀾可不想女兒以后“太過活波”,趙潛也不要這名字,想了個偷梁換柱的,建議叫小雁兒。坑妹的二哥大人好不容易同意了。小雁兒比前兩個哥哥嬌氣,為照顧她明瀾費了不少心血。
自己養孩子才明白為人父母的艱難。這六個兒子,皇帝對太子絕對是如同明瀾對小猴子那般盡心盡力,可如今卻換來太子要置皇帝于死地,皇帝的心情,明瀾都能想象出來。過幾日,等皇帝回來,不知會發生什么樣的事情……
皇帝在軍中就聽說了京城的事情,即便是親父子,他也不會真的將大后方徹底交給了太子,看看留在京城的三個皇子各守一派便可知一二。
因為這事,西北大勝都不能讓皇帝的心情好轉多少,獨自在帳中看到信件時,皇帝甚至氣得吐出一口血來。
同樣的道理,太子不會不明白,他不至于蠢得真置皇帝于險境而不顧,只是態度微微猶豫了一下,老三和老四就鬧將出來,將他徹底架上了油鍋……
馬上就要過年的時候,皇帝的隊伍安營扎寨在郊外,軍隊里異狀突生……
早有準備的皇帝,半個時辰就將所有叛軍拿下,叛軍首領,本是軍中副將的李巖寧死不從。朝廷最終從他的尸體搜到了太子信物……再搜查這些人的營帳,太子密謀的信件隨之曝光……
皇帝氣得昏倒,醒來后,甚至趕不及奔回京城,直接快馬傳旨斥責太子無君無父,倒行逆施,將尚在上朝的太子圈進了宗人府。
整個東宮被禁軍團團圍住,昔日高高在上的太子女眷一片哭嚎驚懼,唯有太子妃,甚至沒有半點驚訝,安慰了受到驚嚇的女兒,呵斥了亂成一團的側室庶子,關起門來依舊平淡地過著自己的日子。
皇帝趕在除夕前回了京城,西北大捷的喜悅沖不散太子被圈的凝重氣氛,皇帝自受刺后,心中郁結不得開懷,再加上戰場上受的外傷,一路過來,身體虛弱,人老了許多。
大年初一,皇帝似乎緩和了情緒,先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