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益找弟弟程耳商量了來年貝母種的事情,程耳果然有了想法, 他一早就料到了家里兩個老的會不肯拿出種子, 所以建房子的時候, 剛好貝母收成,他聯(lián)系了幾戶人家,多留一些種子賣給他。
程益懊悔,那時候他就沒想到這個!
程耳自己還負(fù)債, 雖說對程益同病相憐,但是卻不會出手幫他,那些貝母種, 他自己也是剛好種下的。
程益垂頭喪氣地回來,劉氏一聽, 又是懊悔又是責(zé)怪程益沒有他二弟有腦子。
這是還真不能全怪程益, 真的是全家都忘記了!實在是沒錢請短工,全家上陣建房子,每個人都累得躺下就睡著。不像程耳, 私底下還是有點積蓄,建房子也沒有他們家大。
三娘沒有他們守著土地守著貝母的頑固思想,見真的沒法弄來種子了, 就說“不能把地租出去嗎?誰家地不夠的,就租給誰好了, 我們自己有菜園子, 夠吃用了吧!”
程益有些不舍得“都是好地……”
三娘無奈“種一年也不會成了壞地啊!”
程益又說“那我以后做什么去?不種地還能做什么?”
劉氏又笑又嘆“你這個榆木腦袋啊!不種地你還不樂意了!”
程益一臉委屈地坐在邊上, 被他們娘倆嫌棄, 程大勇笑呵呵地看著,他現(xiàn)在是不敢在阿媽和妹妹說話的時候開口的。
尤其是妹妹,自從變故過后,越來越厲害了。
程益見狀,只好同意了,但是堅持只出租一年,一年后他還是要自己種地的。
“我也就會種地,還能去干啥?”
第二天,劉氏端著洗衣盆去溪邊洗衣服,就將自己家里的水田旱地要租出去的消息傳了出去。
想租地的人還真不少,程益老實人緣好,租金也比地主家的便宜,雖然時間短了點,但是那幾塊地都是好地,租一年不虧。
最后,程益只留下一分旱地,其他全都出租收租金,價格也談好了,就等他把地里的作物收上來,開春人家就來種。
晚上坐在桌前算租金,想到一筆債能還掉,程益又開心起來,揉著三娘的腦袋“我家三娘就是聰明!”
臘月到的時候,三娘終于從陸冬青家里搬了出來,住進(jìn)去的時候面黃肌瘦,出來時個子長了,臉也白了,還明眼可見地長了肉。
劉氏開玩笑說“這回又得回來過苦日子了,我們家現(xiàn)在可是窮得揭不開鍋!”
然后,陸冬青第二天就拿來一大塊他自己做的臘肉……
劉氏怎么能要?百般推拒,陸冬青把肉放到砧板上,轉(zhuǎn)身就走了。
劉氏望著這大塊肉嘆氣,回頭對三娘說“你這是什么福氣,賣身還給我們家賺了了一個大好人。”
三娘知道陸冬青做的事后,有些好笑他的耿直,但心里又十分感動。
進(jìn)入冬節(jié)氣,眼看著越來越臨近過年,家家戶戶都開始準(zhǔn)備起年貨來。
程益家雖然今年過年緊巴巴,但是終于有了獨立的家,劉氏不爭饅頭爭口氣,立志要把這第一個年過得熱熱鬧鬧的。
十一月,村里人家陸陸續(xù)續(xù)開始做年糕。這年糕也不是每家都自己做,程家村這邊有做年糕手藝特別好的程“年糕”,他家每年專門給附近幾個村的人家做年糕,生意紅火,要做還得上他們家排隊。
這天終于輪到了程益家,程益挑了糯米,劉氏帶著兩個孩子,三娘拉上了陸冬青,一起去看“做年糕”。
大冷的天,程“年糕”光著膀子在堂地里捶打石槽里的糯米,響亮的號子加上咚咚咚的聲音還沒走到門口就聽得清清楚楚。他的妻子在邊上,把他敲打完的糯米壓制成型,手勢靈活,刷刷刷切出一條條年糕來。滿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