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年, 三娘和陸冬青拿到了辣鹵的分成, 手頭又有了錢,陸冬青在附近幾個村打聽了一下, 陸陸續續又買了幾塊地。
程益特意去把關了,看了這些土地, 連連點頭“養養就肥了, 是好地, 種貝母最好!今年我來幫你們伺候!”
三娘卻說“阿爸, 我們不打算種貝母了, 這些地我打算全都種香料。”
程益目瞪口呆“香料山上不都有嗎?”
“有是有, 但是自己種出來才好啊,山上的以后只會越來越少的。”
這說法完全不在程益的認知里“怎么會越來越少?山上的東西你要多少有多少,浪費這么好的地來種這個,太糟蹋了!”
三娘不改主意,堅持種香料“有我們一家就會有第二第三家, 等那時候再種, 萬一培育失敗就來不及了。”
程益說不過女兒, 回家和妻子兒子一說, 這回劉氏也站在了程益這一邊, 覺得三娘太胡鬧“賣香料也就算了,怎么能糟蹋地呢!”
在他們眼里,土地是比命還重要的東西。
但是三娘是打定主意不回頭的人, 兩人就把勸說對象換成了陸冬青, 而陸冬青卻只有一句話“三娘喜歡就好。”
兩人連連搖頭“你不能這么慣著她!她年紀小, 不知道輕重!”
陸冬青笑說“她不是一般小娘,就算賠了也沒事,我還會打獵呢!”
程益和劉氏面面相覷,都不知道是高興還是不高興,這女婿太慣著女兒,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程大勇倒是看得樂呵呵的,他和陸冬青的想法一樣,三娘要是賠了,還有他這個大哥呢!他有地有辣鹵生意,肯定能養活妹妹。陸冬青這態度很是讓他滿意。
三娘要移栽香料,有的是直接采種子,有的是整棵移植,陸冬青不但一切聽她指揮,還替她出謀劃策,從小山邊長大的經驗,讓他對山上的各類植物了如指掌,怎么移植怎么種,三娘只要動動嘴,他就能做得妥妥當當。
在村民們稀奇的眼光下,陸冬青和三娘終于把買來的地都種上了各類香料。兩人剛忙乎完,二叔程耳家就傳來了“好消息”,被送去鄒家做妾的二娘懷孕了!
二嬸李氏笑得合不攏嘴,串門都勤快了不少,幾乎不上程益家門的人,這幾日都來了好幾趟,不是夸二娘有福氣,就是說自己當初有眼光,以后外孫就是鄒家少爺了!
劉氏聽得差點要趕人,她是絕對疼愛兒女的人,就算把自己賣了都不舍得動兒女一下,所以對于李氏的喜悅她不僅半點感受不到,反而內心充滿了厭惡。
程耳一家在村子里都高調了好幾分,村人遇上了他們也會開玩笑說“如今做鄒少爺的丈人、丈母娘了!”
程耳更加覺得有面子,對二勇的親事萬分挑揀,老覺得那些普通人家的村姑配不上鄒少爺的小舅子。
老三程山和程耳的關系一下就親近起來了,兩家人你給我一捧玉米,我送你一把青菜,什么事情都惦記著對方,有空了還一起去老屋那邊吃吃飯聚聚餐,仿佛從沒有過往日的齟齬。
一共三個兄弟,這兩人關系好得仿佛是一家人,程益這邊就一下子凸顯出來了,好像他是那個家的外人一下,加上程家的二老,那些父母兄弟仿佛才是親密一家人,而程益卻被他們孤立了出來。
程益雖然早就對父母兄弟冷心,但是這種明顯的對比,還是讓他心里不好受起來。
三娘勸他“二叔如今喜歡被人吹捧,三叔就想著占二叔便宜,他們如今看著關系好,眨眼說不定又鬧翻了!”
程益嘆氣,腦海中浮現出幼時的記憶,那時候一家人沒有任何隔閡,哪怕偶爾爭吵打架,也是眨眼就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