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匆匆, 眨眼,青縈同賀庭軒已成婚三十年。夫妻二人雙雙過了四十歲, 馬上就要奔五,在這時代,可以算是老年了。
夫妻二人生了二子二女, 也就是說, 進京后, 青縈再未生育。也不是說年紀大了不能生,而是每生產(chǎn)一胎, 前前后后就要吃苦受累二至三年, 青縈吃不消,覺得孩子夠了不想生了。青縈這么說了, 賀庭軒自然是同意的, 他也心疼妻子。如此,兩人有心避孕加上老天作美,果真后來再沒新生命來報道。
四個孩子的婚事都是青縈親自操持, 成親對象也盡量可著孩子想要的類型找。兒子倒還好, 畢竟是把人娶回來,孩子婚戀觀是她自小教導的, 又有父母言傳身教, 只要兒媳不是腦袋不好拎不清的, 小家一定能過得和和美美。
女兒的婚事就難了, 可把青縈操心壞了。
誰家嫁女兒都怕嫁到章家這樣的人家去。外表看著一門父與子, 個個是人才, 隨便哪個男兒拎出來,都是外表俊秀內有才華,可偏偏,內宅混亂,男人沒有一個是能在女色上拎得清的。這樣的丈夫,縱然能給你掙來一品誥命,又有哪個人家愿意把掌上明珠嫁過去?
這些年看著,秦沅衰老得非常快,即便背后有安王支撐,安王妃時不時接女兒回家,可夫妻不和,婆家冷漠,一日日面對著一群群小妾庶子女,想要展顏,基本沒什么可能。
有秦沅這樣的前車之鑒,青縈嫁女兒哪里敢隨意?安王、安王妃恐怕早就悔斷了腸子。她可不想有朝一日,與賀庭軒一起在家懊悔無能為力。
為此,青縈給女兒尋找人家時,出動了賀家所有的男人,包括退休致仕的老國公。誰讓這兩個女孩兒是賀家唯二的嫡女呢?大嫂連生五胎,個個是男孩,羨慕壞了外頭一眾想生兒子的貴婦,卻不知道大嫂生得想哭,就不能來一個女兒嗎?兒子越生越不值錢,青哥兒她親自教養(yǎng),后頭的,全交給上頭的哥哥們帶著了。不是真的嫌棄,是太皮了,帶不過來啊!
所以,靖國公府的男人是真的多,上有老國公,中有賀庭軒三兄弟,下有近十個親哥堂兄弟,那段時間,京城里適婚男兒以及他們兄長父親甚至祖父,經(jīng)常接到賀家男人的示好,先是交朋友,然后不著痕跡地詢問家中情況,人品好內院不好的,買賣不在情意在,繼續(xù)做朋友;人品不好的,轉臉就對你冷艷高貴拋在了腦后;剩下那幾個過關的幸運兒,馬上接到了上到老國公下到小弟弟的各種偶遇問候。尤其是大女婿,也就是龍鳳胎中的女兒她相公,幾乎被賀家人弄得懷疑人生,以為自己是不是做了什么得罪賀家人的事不自知,這一個個黑著臉上門來,是旁敲側擊地提醒他去上門道歉?
有了前車之鑒,二女兒的夫婿就稍微好過了一點,至少心中微微有猜測了,不過也只是與姐夫相比,姐夫經(jīng)歷過的,他一樣不少,而且考驗之人還多了一位姐夫,多了許多新的難題。
青縈不管男人們什么標準,她只讓他們打聽一條“家中三代男主人,內院妾室多少,家中嫡庶規(guī)矩如何。若有兄長的,重點觀察他們兄長。”
這些東西,女人去問內院女人,對方說不定會遮掩,但是男人交好,喝著酒一問,必然如實托出,還是第一手消息、本人交代。
而青縈也不是什么都不做的,她去打聽這些未來婆婆的為人,自己去了解對方的性格人品。
如此仔細又鄭重,這才花了好幾年,最終確定了女兒的終身。
這兩位女婿,基本家中清正,婆母或嚴肅但公正,或軟和好說話,家中不是有三十無子方可納妾的規(guī)矩就是公婆兄長本身就妻妾甚少甚至沒有。
賀家嫁女兒,無論長幼,都是十里紅妝,一串兄長送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