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锏一路跑進學堂, 剛過了泮池,就看到兩個女子往外走來, 其中一個手里牽著個孩子, 正是弟弟楊鉞。
他視線第一時間就鎖定在了弟弟身上“楊鉞!”
楊鉞正和皇甫楹說得開心,聽到哥哥的聲音一扭頭,心里一驚, 意識到自己下學晚了。他連忙松開皇甫楹往楊锏身邊跑去“大哥——”
楊锏扶住弟弟的肩,看了看他,確定他沒事這才安下心“怎么這么晚才出來?被先生留堂了?”
楊鉞搖頭“沒有!我遇到上次買草編的姐姐了!”說著,伸手往后一指。
楊锏想到了那位好心的姑娘, 抬頭往前看去, 看清了對方的面孔,呆住了……
皇甫楹和他一樣驚訝, 這是什么樣的緣分,每次出宮都能遇到他,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遇上,照這樣看來, 這位楊捕快竟然還是楊鉞口中的大哥?
“這京城真是小啊!”她半是自我感嘆,半是玩笑。
楊锏有些恍惚地看向弟弟。
楊鉞拉著他往皇甫楹那邊走“姐姐真的是女皇身邊的女官!大哥,女皇知道我了,還因為我蓋了義學呢!”
楊锏拉拉他“別胡說。”
皇甫楹笑說“小楊鉞不算胡說,女皇的確是為了每個像楊鉞這樣的孩子,才想要大力推廣義學。”
楊锏遲疑地看著她“小姐你……真的是女皇身邊的女官嗎?”
皇甫楹說“我的確是宮里出來的。”
從村姑到大家小姐再到女皇的女官,楊锏受到的沖擊有點大, 一時沒聽出她話語中的模糊,下意識就以為她是承認了,在他心里,陛下身邊的女官已經是最高身份了,他不曾再往上想。
想到上次她對他們家的幫助,他退后一步,抱拳對皇甫楹行了一禮“多謝姑娘上次的義舉,楊锏銘記在心。”
皇甫楹笑了“原來你叫楊锏啊?弟弟叫楊鉞……你們家是湊齊了十八般武器嗎?”
楊锏不好意思地笑“家中就我和二弟兩人,沒有十八般武器。”
楊鉞拍拍胸脯“因為我們是楊家后人,我們是要上戰場殺敵的!”
皇甫楹看過去“楊家?”
幾人一起慢慢往外走,楊锏拍拍弟弟的肩不讓他吹牛“先祖父曾有點建樹,只是我們這些后人沒能繼承先祖遺志,早已庸庸碌碌,也不配再提起當年勇了。”
皇甫楹倒不覺得,她剛看到楊鉞的時候,就覺得他和一般鄉野小孩不同,沒上過學,但明顯有不錯的教養,這在鄉野違和又少見。
“姓楊的將軍么……”她思索起來。
楊锏微微窘迫“不是將軍,祖父當年在遼定城做參將……”怕皇甫楹又有什么誤會,他直接說了祖父的名字,“先祖父是楊鼎。”
皇甫楹先是一愣,接著恍然,最后滿是驚訝“楊鼎將軍?戎人犯城,死守遼定城一個多月,彈盡糧絕之下,憑借最后的十七名將士守住了遼定城直到援軍趕來的楊鼎將軍嗎?”
楊鉞驕傲地說“就是我爺爺!”
皇甫楹是真的意外了。意外見到了傳說中楊鼎將軍的后人,的確,楊鼎或者的時候的確不算是將軍,但是十七人守住了一個城,這件事當年震驚了全國,這十七位將士最后都重傷不治犧牲了,楊鼎被追封為將軍。
更讓她意外的是,如今,楊鼎將軍的后人竟然過得如此捉襟見肘“當年朝廷發了撫恤金……”
楊锏說“祖母用大部分的錢救濟了那些士兵的家人。”
皇甫楹沉默了很久,說“是朝廷做得不夠好。”
楊锏卻搖頭“不是朝廷的錯,是祖母覺得對不起那些將孩子交給祖父的士兵家人,我家會這樣,最大的問題是我父親……”
因為楊鼎去世時,楊锏的父親才十三歲,在過去的十三年,他很少見到父親,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