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楹在太后宮里住了好幾日, 誰都不見。
宗正被太后拉著聊家常,太后用通俗的比喻讓宗正明白咱們這宮里啊,和大人府里的小家是一樣的, 女皇年紀小,也是宗正的小輩, 宗正你處理女皇和皇夫的感□□時,不能如此照本宣科, 一味打壓皇夫, 人家皇夫也是頂天立地的男兒, 怎么能讓人家學三從四德?宗正你自己受的了嗎?你會讓自己的女婿這么干嗎?
小夫妻嘛,吵吵架沒關系, 皇帝都說了,兩人本快要和好了,好嘛, 你不分青紅皂白拉著人一通教訓, 把皇夫教訓得滿肚子冤枉委屈,皇夫能不生氣嘛?弄到最后,皇帝也滿肚子冤枉委屈,夫妻兩人都覺得自己吃虧了。
咱們宗正府做事是不是要通點情理?了解前因后果再“斷案”,在夫妻關系上,不能偏幫皇帝也不能任由皇夫欺負女皇, 一切都要講道理。
宗正承認,太后說得有理,可是, 這種事情外人最容易里外不是人,本就很難辦啊!這不,如今他成了最大的惡人!
太后黑臉,你們是宗正府,難辦就可以一刀切胡亂來了?你們和皇夫說了什么,讓皇夫覺得自己是女皇的奴才?有你們這么勸架的嗎?
宗正理虧,無奈只好低聲應下。
太后見狀,態度好了,拿出了事前和女兒商量好的東西。
“堂叔公啊,哀家也不是難為你,哀家知道你們是為皇帝好,怕皇夫欺負皇帝所以對皇夫要求甚嚴,但是夫妻之間很多事情不能這么辦,您是過來人又是男人,比誰都清楚皇夫會有什么反應,皇家開枝散葉很重要,皇帝的幸福也重要!不能犧牲我們皇家人去維持一個表面的安好吧?”
她把那張紙遞過去“這是哀家這次事件后想了很久暫且想到的點,宗正也可以查漏補缺。哀家想著,除了這紙上的幾種情況,咱們外人啊,還是對皇帝夫妻少插手,可以上折子諫言,但別直接插手,這樣一來,宗正也好做人,皇帝夫妻也可以自己處理感□□,免得人家床頭吵架床尾和,咱們做了惡人。”
宗正總覺得,太后又想出什么新規矩了,雙手接過那張紙忐忑地看起來。
紙上列舉了幾種夫妻不和的情況,如帝后中有一方毆打對方成性、帝后中有一方心生二意、帝后感情不合難以彌補、皇帝被后宮挾制等等,倘若帝后有此類情況,宗正府需第一時間介入調和,無法挽回時同意皇帝廢后休夫或者和離。
宗正看到最后一句話想到女皇喊的那句休夫,連忙搖頭“萬萬不可!皇家沒有和離的前例,廢后休夫也是動搖國本的大事啊!”
太后笑著安撫宗正“只是預想最最壞的情況,哀家就是舉個例子,宗正放心,皇帝不會休夫和離的。”
宗正將信將疑,不敢徹底放下心。
太后又說“這個條子目的不在此處,這是哀家的一點婦人之見,您覺得——宗正府以后處理皇帝家事比著這個標準來,如何?”
宗正對著這幾條看了又看,沒有一口應下,只說回去考慮考慮,一定盡量改進如今的不足。
太后沒有逼著人應下,不至于。見宗正態度軟化了,便讓他走了,這事本就應徐徐圖之,不急。
只是回去見到躺在榻上吃著果子看著閑書的女兒,太后氣惱地走過去戳了戳她的腦門“你倒是沒心沒肺!休夫這種事也能喊出來?演什么不好,偏要演吵架!也就皇夫事事依著你。”
皇甫楹剛讓宮女剝了兩個大石榴,一粒粒晶瑩鮮艷的石榴裝在玉盤里漂亮極了,她舀了一勺塞進嘴里,果汁四溢!
直到吐出了石榴籽,她才懶洋洋地回復太后“那幫子人,我不鬧得大一點,他們根本不把我當回事。”
太后心疼了一下,又教訓女兒“那你放心把皇夫扔在翊寧宮?一連幾天晾著他?”
皇甫楹專心吃石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