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饒地位越高, 他所承擔的責任就越重。
程佩儀和四皇子走遍了大魏, 在百姓心中建立了農業上的權威, 肩頭的擔子也跟著越來越沉重。老百姓相信他們,他們就不能讓老百姓信錯了人。
新帝登基后, 夫妻二融一次出京,花了足足三年時間。把此前不曾踏足的地方,每一處都走遍了,帶著厚厚的手札回到京城。
他們拒絕了京城的應酬和娛樂,閉門不出, 專心致志撰寫他們的大魏農業地志,把大魏每一個地方的土地氣候, 每一種作物畜牧都詳細記錄下來,成為鄰一本專屬于大魏的農業指南。
完稿是在一年后, 因為一年多留在王府,此前風吹雨打的滄桑消散了許多,程佩儀的皮膚白皙了一點,四皇子身上也沒了剛回京的“土氣”。
這時,兩人把書稿遞交皇帝,又開始了他們新的計劃。
程佩儀打算在摸透全國情況的基礎上, 借助各地自然條件, 進行全國的農業規劃。什么地方種植什么作物,什么地方采用什么技術……全國性的規劃開展起來, 讓大魏的農業不再是自給自足的放養式發展, 而是產業化。
這個舉措大受皇帝認可, 拿到朝廷上,一個個名下田地無數的官員也覺得很可以。產量越高他們這些“地主”賺得越多,對他們來這是好事。
皇帝明白這些豪閥對大魏的阻礙,只是如今世道穩定,不能輕易挑起爭端,只能徐徐圖之,直到挑選合適的機會一舉解決問題。
農政司在程佩儀和四皇子的帶領下動作越來越大,給大魏帶來的改變也越來越多,幾乎成了朝廷中最熱門最蓬勃發展的部門。
而為了實行自己的規劃,行走在全國各地田野間的程佩儀和四皇子,真正成了農夫農婦。
他們要教百姓種地,要陪著百姓處理新法種植產生的各種問題。在南方,他們推廣桑基魚塘稻田養魚,整整三年呆在當地,風吹日曬上山下水,四皇子胡子拉碴是常態,而程佩儀,經常百姓在門口喊人,她扯過藍布往頭上一包就跑出去查看。
回到京城時,夫妻二人容貌比年長的皇帝皇后還要滄桑。
程佩儀第一次在水田里被水蛭吸血,四皇子心疼了三,七禁止她下水田。但到了后來,無論他自己還是程佩儀,可以眼睛不眨地捏死水蛭繼續低頭勞作。
南方還算氣候宜人,西北就是風沙干燥。程佩儀臉上被曬出了濃濃的高原紅,曾經細膩的皮膚在這一片黃土地上徹底被毀,此后再也沒能養回來。
但也是在這里,兩人在上千個日日夜夜的相處后,終于跨過了友誼這道線。
西北近邊疆,經常會有馬寇出沒,這些寇賊一旦出現,不是搶錢糧,就是搶女人。
程佩儀和老鄉出去看地里的作物,回來就遇上了一群囂張的馬賊。
程佩儀帶了三個隨從,根本不是熟知地形又善戰的馬賊的對手,很快一行人就全都被捉。
同行的百姓都知道程佩儀是盛王妃,但是大家都知道,馬賊沒人性,萬一得知程佩儀的真實身份,可能王妃就被殺人滅口了。
一位大娘讓程佩儀扮作自己回娘家的女兒,一群在馬賊大刀下瑟瑟發抖的普通百姓,就這么齊心協力把程佩儀的身份隱瞞了下來。
讓程佩儀又慶幸又心情復雜的是,她連日勞作不注意保養,加上剛從地里回來滿臉風沙,這群作威作福的馬寇根本看不上她,直接把她和她“娘”扔到了雜役房,讓她們去干雜役。
她在馬賊窩里待了四。
四皇子在外頭急瘋了。不敢想象程佩儀進了賊窩會遭遇什么,更害怕她身份曝光,直接被賊寇殺人滅口。
第四,四皇子帶著隔壁邊城的一支精銳部隊直接殺進山寨,把滿山寨的馬寇殺得目瞪口呆,不明白向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