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國使團一群女人的來訪, 對衛國上上下下的沖擊遠超過祝大人她們的想象, 她們這些人在上流貴族中都被傳得或膀大腰圓或妖精鬼怪或驚世駭俗總之就不是正常的女人。當然,從未出現的慶國男人就更慘了,許多衛國人已經幻想出男人生子的戲碼
衛國的女人們雖然嘴里說慶國顛倒倫常, 但是內心不知為何竟然有一絲絲羨慕,男人生孩子那女人該多輕松啊
于是, 慶國使團第一次出場, 萬眾矚目。
老皇帝聽完使團官員的哭訴,又故意冷落了慶國使節三日,第四日,似乎終于想起了有貴客來訪, 著令禮部準備覲見大禮。
當日,孟向文跟隨祝大人張司馬走上衛國的金鑾殿。
衛國皇宮金碧輝煌,紅墻黃瓦,從正大門進入, 一路走了十幾分鐘才走到金鑾殿門前, 一路雕梁畫棟精美非常。
孟向文想到了慶國的皇宮。慶朝豐陽人口密集, 皇宮只有衛國的一半大, 好在歷屆女皇都不樂衷于生孩子,畢竟體格再好,秘術再多,生孩子總會耗費精力,一般女皇后嗣最多不會超過5個。皇宮人口少,自然就不需要多大的地兒, 所以慶國的皇宮幾百年前建立后只修修補補卻從未擴建。和衛國相比,那是真的又破又小。
說到小,她又想起原主的爹爹小時候同他講的故事。說先皇也就是三皇子的母皇,這個身體的皇祖母,某一年夏天覺得太熱,想要在皇宮東邊擴建一個帶水的水閣,朝廷上下都同意了,沒想到最后被百姓懟了回去。
因為皇宮東邊是豐陽東市的一部分,而且是最熱鬧的夜市,如果皇帝建了行宮,百姓們的夜市就沒地兒開了,豐陽百姓就抱怨“女皇一家才多少人住了那么大的皇宮,還要擴建,我們一家十口都沒能換大宅子呢”
先女皇得知后,只好默默收回了旨意,收回旨意當天,氣得多吃了幾碗冰盤,把自己吃得拉了肚子。
一路想著慶國女皇們的囧事,轉眼到了皇帝御階前,有禮儀太監唱和,讓她們行三跪九叩大禮。
祝大人眉目不動,仿佛未曾聽在耳中,領著眾人雙手作揖齊齊向皇帝彎腰行禮。
金鑾殿內的氣氛頓時凝滯,鴉雀無聲。
老皇帝坐在上頭,垂著松弛的眼皮,似乎沒看到下方發生了什么,不說“起”也不說寒暄的話,如同睡著了。
祝大人卻不在意,作揖禮只需停頓幾秒種,行禮的時間表達了足夠的禮數后,她就領著眾人直起了身。
殿內的氣氛更冷了。
丞相李大人冷著臉出列,指責慶國使節不尊重衛國皇帝,“乃蠻夷之邦,不識禮數。”
祝大人含笑聽著,待他換氣之時,反問“三跪九叩之禮只對君上,我等君上乃我慶朝女皇,貴國陛下是戰敗君主,居于女皇之下,我等為何要行大禮”
大殿里抽起陣陣冷氣。
有人又說,她們不下跪。
張司馬溫聲解釋“在慶國,女者尊,男者卑,我等聽聞貴國是禮儀之邦,想必能尊重我們的習慣,我們慶朝女人跪天跪地跪父母,卻不能對其他男人下跪,一旦傳出去,有失顏面。”
這解釋更讓人臉色鐵青,這是看不起他們滿朝文武不,這是連他們的皇上都被看不起了
欺人太甚
祝大人不卑不亢,張司馬柔中帶剛,兩人合作無間,成功讓衛國的下馬威消失無影反而被來了一個精彩的下馬威。
京都各戶各家對這個使團越發慎重,紛紛感受到其來者不善。
慶國人卻混不在意的樣子,進宮覲見之后衛國又把她們撂在一邊,跟小孩子似的,你讓我不高興我就孤立你。可惜慶國人卻不覺得難受,出宮后,祝大人對大家松了管束,讓大家保證安全之下隨意去玩,見識見識異國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