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通常會用天真質(zhì)樸去形容孩子,但少年的思維跨越程度,成人往往難以直觀感受,王金磊就算再懂教育,也不可能隨時把握住孩子們即時變換的情緒。
他并不知道沈劍為何急著見到李勇,只覺得這是孩子氣地記仇。
所以他更不清楚,在沈劍細膩的小心思里,踏入職業(yè)道路意味著什么。
這幾天里,大部分新人的情況都還不錯,雖然還沒開始進行合訓,不過隊員們已經(jīng)開始熟悉這里的環(huán)境,各自交朋結友。
而沈劍的表現(xiàn)似乎不太理想,自從知道李勇先一步踏入國家隊之后,就始終提不起勁。
“小子,你是想不通去年被虐,要去復仇嗎?不過這種機會肯定有,現(xiàn)在別著急。”王金磊特地找他去談這事,甚至想把李勇的微信名片推給他:“你倆要不先聊幾句?他要是知道你進了青訓隊,肯定嚇一跳。”
然而每次提到這事,沈劍的反應都顯得比較抗拒,接連擺手搖頭。
幾次之后,王金磊還以為沈劍是把這事拋之腦后,于是也懶得管這么多。
初來乍到的選手們已經(jīng)各自分好了組別。按照年齡標準來說,沈劍雖然應該是少年組,但他這次通過的是青年隊選拔,而且也已經(jīng)完成的義務教育學業(yè),所以也是以職業(yè)運動員的身份一起參訓。
這事很常見,曾經(jīng)還有個十三歲的山東少年,以一米九的身高,破格入選籃球青年隊。雖然此類事情一直都有揠苗助長的爭議,但大家選拔人才的時候主要還是看實力的。
最初幾天沒有具體的訓練安排,工作人員帶領著新成員們四處閑逛,這地方是往后幾年的主要生活場所,就算再有天賦也至少需要停留一年多。
正式參訓的前夜,王金磊組織了一次迎新聚餐,這算是是多年來的例行儀式,通過類似活動讓大家彼此熟知,同時也讓新人消除一些生疏和緊張感。
但在席間相互介紹的時候,沈劍卻表現(xiàn)得并不那么興奮,他只和除夕那時相識的幾名前輩偶有交談,其他時間基本都是悶頭不言。
這一切自然都被王金磊看在眼里,沈劍好不容易邁出的這第一步,看上去并不如他一直憧憬的那樣美好。
其實對于基地環(huán)境,沈劍比其他的新人都熟悉,畢竟他去年這個時候來過此處。但也正是因為如此,可能在喪失了一定新鮮感之后,那種年輕人應有的的活躍勁頭也少了許多。
不過王金磊覺得,這并不能成為沈劍垂頭喪氣的理由。于是他當晚就找到宿舍,單獨談了一會兒,眼看著訓練在即,必須讓這小子調(diào)整好狀態(tài)。
“明天開始就得分組了,再不打起精神,耽擱了你的訓練計劃可別埋怨。”
確實,隊員們雖然大部分時候都是集體參訓,但針對各人不同的情況,也會有教練詳細制定用于優(yōu)化的專項練習。比如射門不錯,就繼續(xù)挖掘提升,或者對抗能力不行,就趕緊彌補短板,爭取把隊員的整體水平穩(wěn)定在同一層面,有利于更進一步選拔。
所以他開門見山,直接提醒沈劍這件事的重要性。
但這話剛說完,沈劍的態(tài)度卻有些耐人尋味。
“該干啥干啥唄,我又不可能消極訓練。”他聳了聳肩,覺得有些莫名其妙:“你反正是主教練,要是覺得我實在沒啥前途,記得提前招呼我一聲就行。”
以沈劍之前的直腸子性格,可不會說出這種酸話,王金磊立刻訓斥了幾句。
“這話什么意思?你以為進來就高枕無憂了?每年咱們涌入一大批人,也就意味著更大的淘汰率,你如果一開始就萎靡不振,是想要在青年隊浪費青春嗎?”
這話剛出口,他覺得不太對味,立刻補充道:“要是有什么心事,現(xiàn)在趁早敞開了說。”
“沒什么,我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