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壞習慣形成了肌肉記憶,其實也還有辦法挽救,只要通過成千上萬次的糾正練習就能解決。但如果這種習慣是精神上的,潛意識里形成的,那想要改正過來就難如登天。
很明顯,沈劍的情況屬于后者。
老崔之所以會讓所有新人們進行動作測評,除了水平摸底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找出各自的壞習慣。
任何運動項目,都有技術動作的標桿,這都是前人數十年研究出來的心血。而標準動作存在的意義,也不僅僅在于糾正壞習慣,或者讓新人更快熟悉一項運動。
從更宏觀的角度看,練習者可以通過這些動作要領,去理解深層次的競技內涵。
沈劍在小時候,被父親逼著學了一大堆標準動作,這當然早已成為肌肉記憶。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沈劍的童子功算是優劣并舉,好處就是他不用再去刻意打磨每一個動作,但壞處卻更明顯,他必須重新打破固有認知,重新去熟悉這項運動。
他剛才在繞樁突破測試的時候,場上無人與之對抗,大部分動作似乎沒有絲毫多余,就像是一個青年隊苦練多年的老手一樣干凈。
但每當正式比拼起來,球風和節奏則瞬間截然不同,甚至整個人的氣場都有所改變。
這自然是他極端童年產生的結果,如今不可能一朝一夕改正。
“其他人繼續,你出列,再去做兩組繞樁。”老崔皺著眉頭,想知道沈劍這種做法究竟是刻意為之,還是真的出于潛意識。
沈劍照做,動作依舊顯得干凈利落,沒有任何違背規矩。而且舉手投足之間,也是帶著非常老練的姿態,完全不像新手的樣子。
幾組做完,這時候老崔又讓他入列,看看不同環境之間的反差究竟有多大。
果不其然,加入對抗才半分鐘不到,這小子繞場截球之后,動作幅度瞬間不一樣了。持球壓步的速度明顯比單獨練習快許多,而且進攻性非常明顯,稍有不慎就會發生意外沖撞。
但這次老崔沒再繼續叫暫停,而是仔細觀察他的路數,很多東西是無法刻意完成的。
“右邊鋒,別死盯,趕緊換防!”
“那個后衛,24號,先回守禁區!”
在他的指引之下,對方的防御站位忽然變得密不透風,沈劍這種單刀直入的箭頭式突破,完全失去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但在隨機應變這方面,沈劍的能力還算是拔群,他之所以一上場就變了風格,也正是由自己的反應速度做支撐。
就在右邊鋒與之接觸的瞬間,沈劍把球傳了出去。不過老崔明顯看得出來,這分明是一種獨狼式傳球。
這個詞聽起來很別扭,既然是獨狼,怎么又愿意傳球了?
因為他在給球之后并沒有側向跑位支援,而是繼續沖擊藍線,如果隊友不選擇立刻回傳,勢必造成越位犯規。
而此種行為分明是逼迫隊友做出選擇,要么球給我,要么拱手讓給對手…
于是這顆球只是以中轉形式傳出去,稍微有點水平的都會選擇把球回遞給他,從這種細節不難看出,沈劍根本不想把進攻權讓給隊友。
一般來說,依靠隊友組織靈活進攻很常見,而獨狼選手則很少愿意交出控球時間,除開是某些迫不得已的情況。
老崔這才真正體會到,沈劍的檔案上為什么會有那么多極端標簽。
沈劍再次得球,與此同時剛好跨入禁區,驚險的回傳在犯規邊緣被及時救了下來。
但這個動作,卻也耽誤的最佳進攻時間,對面倆后衛已經回防到位,沈劍只能去底板區繞行,然后帶球離開了禁區。
上場不到五分鐘,沈劍始終在拼命爭取球權,總共射門四次。雖然進攻頻率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