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的精彩表現徹底摧垮了對手的心理防線,一直到第二節(jié)打完,立陶宛代表隊感覺整個氛圍都死氣沉沉,人心早已渙散。
而沈劍雖然消耗了大量體力,卻在第三節(jié)的時候還想申請開球,這一節(jié)他算是徹底打興奮了,幾乎忘記了身體的疲勞。
不過約翰還是堅持最初的決定,沈劍已經打完兩節(jié),第三節(jié)說什么都不讓他再上了。一來是想替沈劍保存后續(xù)比賽的狀態(tài),二來則是這種情況下已經不需要再狂刷比分,因為他已經看見隊員們的士氣早就被全面振奮起來。
要是按照往常,他必定會壓榨每一名主力的全部汗水,但自從去年這個時候高翔發(fā)生意外,約翰就不止一次警醒自己,在球員的身體狀況面前,刷再高的比分也沒有意義。
最終,這天的比賽仍是保持著高比分獲勝,除了主力球員之外,其余隊員們的發(fā)揮也都很出色,凡是上了場的都一個個異常威猛。這當然也是向約翰示意,哪怕自身實力稍微遜色,至少在爭取表現這方面也絲毫不差,大家要的就只是一個恰當的出場時機。
首日比賽結束后,眾人回到住處便開始研究下一場的敵人,因為接下來這場比賽算是本屆的生死戰(zhàn)。如果打贏了就成功保級,要是輸了的話,后面打另外三支強隊就更難了。
接下來要打的是烏克蘭代表隊,雖然兩支隊伍都有不少KHL聯賽的參選成員,但鴻星除了16年進過一次季后賽,其他時候就再沒機會與之交手了。
而且在KLH聯賽里,烏克蘭處于塔拉索夫賽區(qū),常規(guī)賽里經常是兩支隊伍還沒碰面就有一方被打進敗者組,所以彼此之間都缺乏了解。
不過約翰作為主教練,他肯定對今年A組的對手們進行了充分了解,也制定出了一套詳細的作戰(zhàn)計劃。
按照約翰的臨時安排,在本場比賽開打之前,他就提交了候補參賽申請,直接讓大奎加入正式編隊,隨時場外待命。
自從年初和西伯爾打完那場血戰(zhàn),約翰對大奎的重視也在日益提高,尤其是面對來自俄羅斯和烏克蘭地區(qū)的隊伍時,他都顯得極為謹慎。
很快的,到了比賽當日,眾人懷揣著對約翰的信任,豪氣滿滿地登上了球場。
然而在球員亮相的環(huán)節(jié)里,烏克蘭教練走過來和約翰親切握手,并說了一句讓約翰眉頭緊蹙的話。
“二月你們打西伯爾那場,很精彩嘛,希望今天不會搞出什么亂子。”
這話表面上實在嘲諷球場沖突,實際上卻表示,烏克蘭隊今天是有備而來。他們當然不可能在這種比賽里耍陰招,因為世錦賽的規(guī)則比KHL繁瑣太多了,而且IIHF的裁判也吹得非常很嚴苛,稍不注意就會來個小罰。
約翰從這句話里剖析出的,是他們對于中國隊的重視程度,因為這支隊伍在A組的實力并不算強,他們想要保級,也就只能對著剛剛晉升的中國隊下手。
從某種意義上,烏克蘭的教練可能早已著手對中國隊透徹研究,所以今年大家打過的每一場比賽復盤,他們都必定反復琢磨了一遍,包括那場意外沖突。
這必定是一場困獸之斗,雙方都要踩著彼此的尸體,才能繼續(xù)待在這個組別。
第一節(jié)開打之前,約翰忽然臨時改變戰(zhàn)術,原先沈劍是作為首發(fā)開球的,他卻忽然換了吳岳倫上去。一般情況下首顆進攻權極其重要,但約翰做出這個決定也不是空穴來風,他要在前五分鐘試試對手有沒有準備什么特定招數。
而且約翰也估測到了,以烏克蘭的整體球風,他們必定早就準備好了相應方法去對付沈劍那招戳刺。在那個招式失去意外性之后,反而對沈劍來說有著很大風險。
開局爭球,吳岳倫本想靠多年的實戰(zhàn)經驗與對手玩玩心理戰(zhàn),但他卻在身體對抗上輸給了對面前鋒,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