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口中的“惠文太子”,便是剛剛音樂奪魁的“歧王府”的歧王,本名李隆范,唐睿宗第四子,李隆基的四弟,他哥當了皇帝后他便避他老哥的諱改名叫了李范。
唐玄宗以喜歡殺兒子著稱,去年曾在一天內連殺太子在內的三個親生兒子,也曾逼殺親姑姑太平公主,不過他與幾個兄弟的感情卻是出奇得好,甚至成年以后五個兄弟都曾蓋一張大被子,一起睡。
如今長安的地標建筑“花萼相輝樓”,也是來自于《詩經》中的“常(棠)棣之華(花),鄂(萼)不韡韡(eiei光明,光亮)。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建這個樓,就是因為他登樓的時候可以看見他那些親愛的兄弟們所住的“五王宅”。
只是歧王已經在開元十四年薨逝,當時李隆基嚎啕大哭三日,十天都吃不下飯,“撤常膳累旬”,為他手抄《孝經》,并追贈“惠文太子”。
今日歧王府千秋節音樂較比奪魁,一下子勾起了李隆基久遠的記憶,想到自己兄弟幾人童年被祖母武曌囚禁深宮的悲慘遭遇,少年時代苦盡甘來之后相從宴飲、斗雞、擊球的幸福場景,相從宴飲、斗雞、擊球,寧王成器吹笛,歧王范彈琵琶,自己親自弄絲竹——諸王或聚神聆聽,或引吭合唱的場景,恍在昨日。
眾人都能感受到圣人此刻的悲傷。
“歧王?‘歧王宅里尋常見’的歧王?”陳成心想,聽到這個名字,他首先想到杜甫的《江南逢李龜年》,畢竟這首是他隨時想要剽竊的詩,隨后再想到的是……
“香肌暖手”?
這典故說的岐王李范年少時就挺好色,冬天凍手時他不去烤火,而是叫來年輕美貌的侍女,放人家懷中取暖,還美其名曰“香肌暖手”,一聽就感覺蠻淫亂的。
當然,與之相似的“妓圍御寒”(申王李撝)啊,“美人呵筆”(李隆基自己,但美女呵的筆是為李白呵的)啊,這些香艷的故事都跟李隆基兄弟幾個人有關,看來他們都是一個德性,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貴族享受一些特權很正常,只要不為非作歹,魚肉百姓就可以算很不錯了。
就這方面來說,歧王人算是還不錯,而且還是個酷愛音律的雅士,他活著的時候最喜歡做的事是找人寫寫詩、彈彈琴、品品書畫,他還會把這些人的詩賦、音樂、繪畫的技藝高低,各加品評,分列座次,做成榜單公布于眾,有點東漢末年許劭兄弟主持的“月旦評”的遺風。
那時節,一旦登上歧王的詩榜、畫榜、音樂排行榜,立即聞名天下,身價百倍!
李龜年曾經連續登頂歧王音樂榜第一,兄弟三人常年在前十的位置,因而成為聞名天下的大音樂家。
王維曾經登頂歧王的詩榜、畫榜,雙料第一,所以還沒有參加科舉考試就已經引發轟動,不出所料,當他參加開元九年的進士科考試,直接拿下狀元——畢竟不能打歧王的臉,你可以鄙視歧王的風流不羈,但是你不能懷疑歧王的藝術造詣和品味。
甚至不說別人,陳成的父親陳兼也是因為文章被歧王看重,順利通過開元十三年的進士考試,淵源不淺。
陳兼也曾對二兒子說過如果賞識他的歧王不是在他考中進士的第二年后就“薨”了,他不至于蹉跎十一年還只是一個小小縣丞。
可悲!可嘆!
隨著歧王的逝世,歧王府的詩榜樂榜畫榜的地位也漸漸降低,取而代之的是以張說、張九齡為主導的“開元詩榜”,以及以皇帝之妹,玉真公主府主導的“玉真公主詩榜”。
即便歧王詩榜已經衰落,但三家詩榜仍然能鼎足而立,只要榜上有名,仍然不愁知名度與源源不斷涌來的fans(粉絲)。
陳成也曾研究過大唐的詩榜,只是他自己對這些興趣不高。
八十年代末譚詠麟為何退出所有音樂評獎?張國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