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帽!熱乎的!剛印出來!好看!倍兒恐怖!”
“阿母,我也想看小紅帽!”
“小紅帽是什么?”
“一個可好看的故事,印在一張紙上。”
“咱家又沒有人認(rèn)識字,聽阿母的,咱不看。”
“我已經(jīng)聽別人講過這個故事啦!可好聽啦!那紙上不但印了字,背面還印了一只大老虎呢!”
“你都聽過了,還買什么,誰再說,再聽人家說一遍好了。”
小孩子怯怯的“媽媽,人家說了,‘小紅帽’不要錢。”
“嗯?不要錢?還能有這種好事?”小孩阿母琢磨過來,立馬改口爽快答應(yīng)
“那咱也看!哪里可以領(lǐng)?領(lǐng),領(lǐng)趕緊的,兩份夠嗎?”
孩子歡呼雀躍“夠啦!謝謝阿母!阿母真好!”
“我尋思著,要是都不要錢的話,多要一些回來,還能糊窗戶……”
“……”
……
陳成完全沒想到自己突發(fā)奇想的《開元怪談榜》這才發(fā)布第一個故事呢,竟然如此受歡迎——
尤其是深受小朋友們的歡迎。
當(dāng)然,主要原因還是因為第一個故事“小紅帽”是免費送所有人看的。
昨日在秦淮花魁比拼中,陳成以一篇《聶政鬼怪與嵇中散》“驚艷”全場,金陵群眾都被他無厘頭的敘事風(fēng)格和“旁征博引”的學(xué)識所折服,加之他昔日“潁川神童”的大名,今朝與“赤練仙子”的強強聯(lián)合——
一時間,《開元怪談榜》成為金陵城中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
聽陳郎君扯淡,不僅滑稽可笑,另一方面還增長見識呢!
就說他昨日那故事,聽完了之后是不是對戰(zhàn)國初期形勢、魏晉之交的刀光劍影、八王之亂、永嘉之亂……
都有了大概的映像?
甚至還增長地理知識呢,反正聽陳郎君講之前,我是不知道洛陽西邊就是宜陽縣,東邊走一段就到了嵩山少林寺,往南一點點就是他倆家潁川(禹州),再往南就是許昌、汝南(駐馬店)呢!
基于這個故事的豐富(鬼扯)程度,大家越發(fā)對榜單中另外十個故事感興趣!
如今是太平盛世,承平日久,大家太缺乏新鮮見聞啦!
從流傳出來的故事名字來看,不僅有鬼故事,歷史故事,大唐時聞,還有大食那邊的奇聞呢!
是的,雖然大唐人不大看得起外國人,但是對國外見聞的確非常感興趣。
玄奘寫印度三哥見聞的《大唐西域記》、西安人杜環(huán)游歷阿拉伯帝國所撰的《經(jīng)行記》、日本新羅留學(xué)生書寫的東亞見聞的,都使得大唐人對外面世界的了解,超越歷朝歷代。
如果《西游記》真的是唐朝人來寫而不是明朝人寫的話,就不至于在取經(jīng)路上每一個所謂的“國家”看起來都像是中國的翻版了。(明朝鄭和見聞更廣啊,問題是老百姓不清楚他到底取過哪些地方,所以明朝人的小說《三寶太監(jiān)西洋記通俗演義》中也有很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描述。)
因為急于知道陳十一郎的《怪談榜》中還有什么稀奇古怪的東西,當(dāng)天下午就有人去找了他所說的匠人,詢問“印刷”計劃。
兩個大師傅挺為難——
陳郎君的確要求他們先雕一塊版,讓他看看好不好。
可是這小郎君要求挺高,區(qū)區(qū)幾百字的故事,兩個人輪流雕了一天了,還差一點沒完成呢。
不急不急!
等著你們雕!
于是,當(dāng)天下午,十幾名好事者守候在雕版工坊外,拿到了新鮮出爐的《怪談榜》的第一個故事,榜上排列第十一位的……
《小紅帽》!
陳成完全沒想到這故事竟然還挺受歡迎——
當(dāng)初,在房陵的時候,與世隔絕,完全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