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眾人附和道。
蔣飛倒沒什么,一直很緊張。
他希望陳成這一把輸,這樣不用他去跑五百二十八丈,還能讓哥哥們之前跑動的那些距離——一把就在陳成身上還回來!
“瞧你們這小家子氣!不催能死???”陳成不滿道“猜謎要時間,猜出來了,寫詩還要時間呢!寫好了,還要潤色呢!”
“不要東拉西扯!”
“巧了!”陳成看著要撕了自己的小六,笑道“就在你說話的時候,我是謎題也猜出來了,詩也作好了!”
眾少年驚訝,不是很相信。
漁民老鄉也一臉興趣地看著陳成。
陳成笑著對老鄉道“大叔聽聽我這詩作得有沒有問題。”
“我哪里懂得什么詩!”漁民老鄉連連擺手。別的不說,剛剛陳成吟的那什么“嗟茲尺蠖,體此屈伸。論配龍蛇,見嘆圣人”他就一個字沒聽懂,若不是看這幾個小娃兒好玩,自己兌完了魚又沒事,早就出城回家了。
“不妨事不妨事!”陳成笑道“我是詩之力四段,是個‘低階’的,詩都淺顯得很。”白居易還念詩給隔壁老奶奶聽呢!
“好,那你說來聽聽!”老鄉只跟人對唱過漁歌,還頭一次有人要念詩給自己聽呢!
陳成念第一句道“我從城北門,遙上獨秀麓?!?
“哦哦,出了城門,去獨秀峰上嗎?”老鄉問,表示自己確實聽懂了。
陳成接著念“健屐攀葛藤,絕頂窮遠目?!北硎尽敖″臁本褪切?,到山頂極目遠望。
老鄉點點頭,表示解釋之后聽懂了。
“隔澗響鳴泉,棲鶻叫古木?!崩相l又點點頭,山間有泉水聲,有鳥叫,很是貼切。
“剩一句了噢!”陳成笑道“溝壑拾‘龍蛇’,坐煮山泉熟!”(入聲韻)
老鄉咋舌“咋還撿起‘龍蛇’給煮熟了呢!”
陳成微微笑,不說話,看著對面幾個少年。
小六也一直一句一句聽著,聽他的意思已經做完了,叫道“你這算什么‘猜出來了’!我七弟將此物比作‘龍蛇’,你仍然以‘龍蛇’結語!不是把我們的問題給拋回來了嗎?”
可細想了一下又不對——忙向小七看去。
事實上,當陳成念第二聯的時候,蔣飛就已經滿臉不可思議,然后就變成了泄了氣的皮球!
“沒錯??!”陳成大樂道“我猜答案是——”
葛。
陳成猜這個“長勢喜人”的東西,不是能吃,就是能當藥,這才一直套問老鄉“家里吃什么”。
只要這東西能吃,產量還高,平民老百姓沒理由不將它作為主食或者蔬菜食用!
問問老鄉家的菜譜肯定就能找到了!
可卻被幾個人打斷!
這時,陳成就把目光放到了老鄉的衣服上。
然后,又看回了自己身上。
我們穿的什么衣服?
葛衣?。?
葛衣,就是葛布制作的衣服,多在夏季穿著。早在新石器時代,中國古人便使用這種植物的纖維作紡織原料了。
而從漢代開始一直到大唐的此時,郁林(廣西貴港)的葛布就開始上貢朝廷,以至京城“榜人皆著郁林布”!
連那時在長安的陳成,還沒有來到嶺南,就先穿上嶺南的布了!
用處能不大嗎,在棉花傳入中國之前,麻布、葛布就是平民的標配服裝??!
哪怕直到現代,廣西、云南的一些少數民族同胞至今保留著“葛布”的古老手工工藝,來織衣服、織挎包、織線毯,可見作為昔日“服裝貿易”的出口大地,仍然還有這歷史的記憶!
關鍵這就完了嗎?
老鄉打魚的漁網,也離不了麻、葛;
系在腰間當做腰帶的繩索,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