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驚世之作
見沈青城又走了神,陳馨兒在旁拐了拐沈青城胳膊,“青城,爺爺在跟你說話呢!”
沈青城回過神來看向一旁的陳馨兒,又看向沈易之,他紅了紅臉,“爺爺,剛才青城是在你面前耍大刀,大梁的佛刻文化,青城是知其一,不知其二,這方面還要向爺爺多學習?!?
說起大梁的佛刻文化,史蒂芬博士在旁有了興趣。
“沈老,剛才說的大梁,我覺得佛刻文化是他的瑰寶。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岡石窟、洛陽龍門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看年代似乎相差無幾。我一直覺得它們是同一時期的……”
史蒂芬博士說著這些年來他研究的情況,他發現這四大石窟有許多相同點,從雕刻的手法,工藝和石材的選擇方面,似乎有異曲同工之處。
“史博士說得沒錯,這四大石窟在雕造技藝上,繼承和發展了秦漢時代雕刻藝術的優秀傳統,又吸取和融合了健陀羅藝術的有益成份,創造出具有獨特風格的藝術品,在華國雕塑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頁。
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岡石窟、洛陽龍門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四大石窟是了解和研究華國古代歷史、雕刻、建筑、音樂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重要形象資料?!鄙蛞字杏|頗深的向史蒂芬博士說著他的看法。
沈青城在旁補充著,必竟在石窟佛像雕刻方面,他更有話語權,無論是過去的墨丁,還是現在的沈青城,他對佛雕文化的前世今生了然于心。
“其實四大石窟里,麥積山石窟以其精美的泥塑藝術聞名中外。如果說敦煌是一個大壁畫館的話,那么,麥積山則是一座大雕塑館。麥積山的佛雕像,大的高達15米多,小的僅20多厘米,體現了千余年來各個時代塑像的特點,系統地反映了華國泥塑藝術發展和演變過程。
麥積山石窟泥塑大致可以分為突出墻面的高浮塑,完全離開墻面的圓塑,粘貼在墻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類。其中數以千計的與真人大小相仿的圓塑,極富生活情趣,被視為珍品。”
說起麥積山石窟,沈青城如數家珍,他之所以這么的熟悉是因為他當年除了參與莫高石窟外,他還參與了麥積山石窟的魏窟。
眾人在旁聽得是津津有味,紛紛仔細聹聽著沈青城的介紹,“麥積山石窟從北魏塑像開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俯首下視的體態,有著和藹可親的面容,從塑像的體形和服飾看,也逐漸在擺脫外來藝術的影響,體現出了中華民族的特點?!?
史蒂芬博士在聽完沈青城的補充講解后,他深有同感,因為此前他和歐陽杰、周青揚剛對麥積山石窟的申遺去做了評估工作。
“我們對麥積山石窟做了考證,發現它最早的修建時間可以推算到公元384年,核對史料后,我們發現麥積山石窟經過十多個朝代的不斷開鑿、重修,造就成為華國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它是當仁不讓聞名世界的藝術寶庫。
最新的統計數據是目前麥積山石窟現存洞窟194個,其中有從4世紀到19世紀以來的歷代泥塑、石雕7200余件,壁畫1300多平方米,開鑿于5-13世紀的麥積山石窟,是河西走廊及其周邊地區僅次于敦煌莫高窟的大型石窟寺?!?
斯蒂芬博士話音剛落,沈青城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接著向眾人講述著麥積山石窟為什么能成為重中之重的原由。
“麥積山石窟地處當時絲綢之路上的交通要沖,受中原北方云岡、龍門等主流石窟的影響,也受到南方和西方文化的沖擊,采用了華國佛殿建筑形象的石窟形式、最早期的經變畫等遺跡,其影響廣泛,成為絲綢之路佛教藝術自東向西影響的轉折性階段重要遺跡?!?
沈青城的一番對麥積山石窟的侃侃而談,讓沈易之很是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