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暖閣中,皇帝和大臣們,商議了整整一個下午,可爭執來,爭執去,就是爭不出結果。
直至第二天上午,皇帝還沒有拿出決定,不知該不該繼續派兵出關。
正午時分,錦衣衛傳又來一份消息,賀元盛看過以后,馬上進宮,向皇帝匯報。
暖閣內,因為要商議關外戰事,所以一眾大臣還在此處。
“皇上,剛剛收到消息,在遼陽陷落一天之后,遼東巡撫王元化,開城投降了!”
這個消息一出,頓時產生了石破天驚的效果,暖個內的官員,包括皇帝在內,都漏出瞠目結舌的樣子。
遼東,沈陽城,曾經的巡撫衙門,此時已經成為葉赫真的行宮。
由于拿下了沈陽,整個遼東,幾乎都落到葉赫部手中,所以心情大好的葉赫真,于當晚大宴群臣。
剛剛投降的遼東巡撫王元化,也赫然在座,只是神情有些尷尬。
自從遼陽城破的消息傳來,沈陽軍心渙散,巡撫王元化跟沈陽總兵商議一番,就派人求見葉赫真,提出了兩點要求。
一是葉赫部要善待他們這些官員,二是進城之后,不能亂殺人。
只要答應這兩個條件,就開城投降。
葉赫真東進的目的,是想要占據遼東,將這塊肥沃的土地,作為大后方,自然需要漢人的勞作,所以答應了這個條件。
出于千金買馬骨的心里,葉赫真不僅善待了王元化、和投降的乾朝官員,還讓他們留任原職,繼續管理遼東。
只不過沈陽總兵麾下的兵馬,被葉赫部打散,作為騎兵的仆從使用。
“王先生,你作為乾朝的遼東巡撫,很了解這里的一切,以后此地的管理,就全靠你了!”
葉赫真的語氣十分熱情,對王元化態度,比其他葉赫部將領還要好。
“既然已經投靠大汗,臣自會盡心辦事!”
王元化馬上開口迎合,只是心中有幾分苦澀。
作為第一個投降的乾朝高官,王元化知道,自己一定會留下罵名,關內的親眷、族人,也會受到牽連。
可遼陽城破,又被屠城的消息傳來,他實在害怕,想到嫡系親人都在身邊,這才跟沈陽總兵投降了葉赫部。
不過開城投降,還可以說是體恤百姓,免得他們被葉赫部屠戮,可變節投敵,就無法尋找理由了。
而這個時期的文人,哪怕再不堪,也很愛惜羽毛,至少在表面上,要裝成一副謙謙君子。
所以王元化的心中,有一絲煩躁,擔心身后的名聲。
“能有王先生相助,本汗可謂是如虎添翼,拿下乾朝的江山,指日可待!”
葉赫真心情大好,他很看重王元化,因為對方治理遼東的水平,肯定超過葉赫部的人。
而現在的葉赫部,可以說是兵強馬壯,葉赫真不缺能征善戰的將領,缺少的是治理地方的文臣。
所以王元化的投降,正好補充了這一弱點,讓他欣喜不已。
不過葉赫真對王元化如此熱情,到是讓其他葉赫部將領不滿,尤其是葉赫熊,看著王元化的目光很不爽。
在酒宴到了一半的時候,葉赫熊借著酒意,仗著膽子開口:“王先生,大汗如此看重你,你一定是個人才,我倒想替大汗問問,要占領乾朝的江山,該怎么做?”
這番話說完,酒宴的喧鬧聲,立刻消失不見,葉赫部的將領們,都在看著王元化,目光中帶著幾分戲謔。
一個降臣,卻被葉赫真看重,自然引起葉赫部將領的不滿。
只是葉赫真威勢太重,普通將領哪怕不滿,也要忍著,現在葉赫熊出頭,他們自然要看熱鬧。
葉赫真也知道,這是葉赫熊在找茬,可他也想考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