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行宮,永昌帝急切的問道:“邊軍到哪了,劉振和朱宏宇二人,可出了山西!”
這幾日來,永昌帝一直擔驚受怕,尤其是得知,彌勒教的造反大軍,離開渭南縣、直奔長安來的時候,更是有些驚恐。
好在蕭靜一再勸說,講解局勢,永昌帝才能安穩(wěn)一些。
可幾天之后,王世賢大敗,高家兄弟率領農(nóng)民軍南下的消息傳來時,永昌帝又害怕了。
如今東北兩個方向,都有幾十萬叛軍,猶如張開大口的獅子,想要吞下長安。
而長安城內(nèi),只有三萬多軍隊,哪怕還有萬余兵馬,在跟高家兄弟糾纏,局面也很危險。
“皇上,三萬邊軍以到咸陽,最多兩天,就能追上叛軍!”
蕭靜淡淡的回答,語氣很鎮(zhèn)定,畢竟這位司禮監(jiān)掌印,見過一些大場面,輕易不會被嚇到。
何況他心中有數(shù),知道城外雖然有幾十萬叛軍,卻成不了多少氣候,只要邊軍一到,再加上城內(nèi)的守軍,不說徹底消滅他們,自保絕沒有問題。
“總算來了!”
永昌帝松了一口氣,再次開口問道:“劉振和朱宏宇呢?”
“五軍營和神機營,現(xiàn)在剛出太原!”
蕭靜的語氣很小心,因為他知道,這個消息,會讓面前的人何等憤怒。
“什么,才出太原!”
永昌帝紅了眼,惡狠狠的罵道:“二十多天,才走了幾百里,他們是不要腦袋了嗎?”
其實劉振和朱宏宇二人的行軍速度不慢,日行三四十里,算是正常行軍的速度。
可作為勤王之軍,這個速度就有些慢了,永昌帝可把他們當成心腹,現(xiàn)在知道這個結(jié)果,自然非常憤怒。
“皇上,眼下是指望不上他們了,好在邊軍到了,再加上城內(nèi)的守軍,就算剿滅不了亂黨,也足以自保!”
面對憤怒的永昌帝,蕭靜只能轉(zhuǎn)移話題,畢竟他跟劉振、朱宏宇等人的關系不錯,算是一黨。
可擔心自身安全的永昌帝,非常關心援軍的行程,當即叫道:“傳旨,讓二人加快行軍,若是半個月內(nèi)不到,朕要他們的腦袋!”
“皇上,就算加急行軍,半月也到不了啊!”
太原到長安,足有一千多里,以步兵的速度,就算拼了命,也難以趕到。
“那就二十天!”
一些常識,永昌帝多少還是知道點,所以又給了五天。
此言讓蕭靜皺了皺眉,可看到永昌帝的表情,也不敢在勸。
反正二十天時間,也差不多夠用,只是行軍速度要快些。
長安城以東,十里距離,彌勒教的營寨內(nèi),高五帶著十幾個手下,和彌勒教主、以及李虎等人相對而坐。
“藏頭露尾,不是君子所為吧!”
看著臉戴面具的彌勒教主,高五的語氣有些不愉,語氣也有些硬。
“帶著面具,只是一點私人原因,高頭領不要見怪。”
彌勒教主到是很和氣,一副心胸開闊的樣子,接著話鋒一轉(zhuǎn)的開口:“我們還是說正事吧,不要糾結(jié)于這點小事!”
高五神情不變,干脆的說道:“那好,如今我們距離長安不遠,不過昏君調(diào)來了兩鎮(zhèn)邊軍,足有三萬多人,在加上長安守軍,可不容易對付,不知教主有什么建議。”
高五來聯(lián)系彌勒教,就是商議兩家合作,聯(lián)手攻擊長安之事。
畢竟這兩伙人馬,都有幾十萬,可謂聲勢浩大,自然知道彼此。
“本座的建議!”
彌勒教主笑了一下,然后緩緩的開口:“兩鎮(zhèn)邊軍,正好在高頭領身后,不如大家做個分工,我們打長安,你們對付邊軍!”
高五冷冷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