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灰心的高進忠,很快寫了一封信,然后派人騎快馬,連夜送去南京。
第二天,永昌帝收到了高進忠的信,頓時失去了一切希望,人也猶如傻了一般。
“太上皇!”
低聲喚了一句,而后走到永昌帝的身旁,關懷的說道:“您要多保重啊!”
“伴伴,你說朕該怎么辦!”
高進忠不能東進,無兵無權的永昌帝,已經沒了討價還價的本錢。
“不如答應楚忠平等人的要求,以輔政的名義,監管朝政,以待時機!”
如今的情況,明顯是賀元盛跟浙黨達成妥協,那么永昌帝要是再不識相,恐怕什么也得不到,還會有危險。
畢竟暴斃的皇帝,也不是一個兩個,就別說太上皇了。
“朕不甘心啊!”
“哎!”
蕭靜嘆了口氣,暗道,誰讓你放不下仇恨,不肯跟賀元盛合作。
在蕭靜看來,跟賀元盛合作,明顯是利大于弊。
哪怕失去了鹽稅,但登上皇位,可以徐徐圖之,屆時會如何發展,誰也說不準。
“現在答應賀元盛的條件,還來得及嗎?”
這時永昌帝又想起了賀元盛,隱隱有了一絲悔意。
不過蕭靜沒有回答,因為情況不同了,達成協議的浙黨跟賀元盛,需要永昌帝的地方不多。
蕭靜的沉默,讓永昌帝明白過來,無奈的說道:“一切都交給伴伴了,你看著辦吧!”
說完,永昌帝站起身來,去了后院。
這讓蕭靜異常無奈,低聲說了一句:“又是這樣!”
可沒辦法,他還要收拾亂攤子,于是去見陳士駿。
不過這一次,陳士駿的態度,有了些變化,只說新君的事,絕口不提太上皇輔政。
蕭靜一看就明白,這是局勢不同,浙黨不打算給好處了。
“陳大人,你說新君登基之時,太上皇不出現,或者寫一封圣旨,痛斥佳和郡王不孝,會如何?”
此言一出,陳士駿的臉色,頓時發生變化。
因為永昌帝是佳和郡王的父親,真要這么做了,哪怕不能影響新君登基,也會掀起一些波瀾。
看到陳士駿變了臉色,蕭靜繼續開口:“何況荊王殿下,對太上皇,可是忠心耿耿啊!”
這略帶威脅的話,讓陳士駿不得不妥協,淡淡的開口回應:“蕭公公打算如何!”
“很簡單,按照之前的約定,佳和郡王登基,太上皇輔政!”
“好!”
為了大局,陳士駿只能答應,雙方算是達成了協議。
此事議定,南京城的官員們,開始忙碌起來,準備新帝登基事宜。
新帝登基,自然要有皇宮,可大乾王朝剛剛遷都,財政空虛,根本能有能力新建皇宮。
最后沒有辦法,修繕了南京城內,一座皇家別院,作為新的皇宮。
三月初六,佳和郡王,在浙黨的擁戴下,登上皇位,年號康和。
不過這位康和帝,今年只是十而歲,任誰都知道,這是個有名無實的皇帝。
新君登基之后,有著輔政名義的永昌帝,當即下了一道旨意,要賀元盛讓開道路,放高進忠進京。
此事遭到浙黨激烈反對,不過局勢已定,賀元盛馬上傳信李宗廷,讓其放開道路。
畢竟永昌帝沒了支持,如何跟浙黨斗。
不過為了穩定局勢,不讓農民軍四處劫掠,南歸大軍,直接尾隨其后,跟著農民軍東進。
此舉楚忠平等浙黨官員,措手不及,只能下令,讓秦良佐快速東進。
就這樣,三方人馬,四十萬人,先后來到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