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踞揚州的李重進,一直是郭宗訓的心頭之患,不亞于趙匡胤。
李重進的反心是寫在臉上的,時時刻刻都在準備造反。
他仗著自己是太祖的外甥,滿心以為郭威會把皇位傳給他,卻不想由于自己太過跋扈,最終郭威選擇了養子郭榮。
郭榮偏偏又是個雄才大略的,登基之后,始終把李重進和張永德兩個拿捏的死死的,讓李重進根本沒有機會造反。
這次征遼,李重進也始終是個打醬油的角色。
收復了幽州之后,皇帝郭榮宣布留在幽州養病,讓岳飛代行其事指揮軍隊,李重進又被派去攻打古北口。
結果因為李重進的貪功冒進,不僅沒有攻下古北口,反而還損失了四五萬的大周悍卒。
在幽州養病的郭榮都沒有召見他,就一道圣旨將他貶回了揚州,繼續做他的揚州節度使,專門防備南唐。
一直到郭榮駕崩的消息傳出,李重進才意識到,自己只怕是又被郭榮給耍了。
郭榮肯定是剛攻破幽州的時候,就已經不行了,之所以把自己支開,就是害怕被自己發現異常。
李重進在大周軍中,威信很高,軍中太祖舊將也有不少,如果郭榮剛駕崩時,趁著軍心浮動,李重進登高一呼,不好說他就能把大周的皇位給篡奪了。
而且,李重進登基,都不用改朝,換代即可。
可惜,當時自己沒有反應過來,古北口一戰又屬于不聽帥令,當時李重進還以為是郭榮對他格外開恩。
現在看來,郭榮當時很有可能已經不在了,岳飛之所以不敢直接重罰李重進,就是擔心李重進會狗急跳墻。
等到李重進灰頭土臉的回到了揚州,又悲催的發現,原先駐守揚州的十五萬大軍,被郭榮征走了七萬,只留下了八萬……其中還有四萬的老弱。
就算自己想要趁著小皇帝剛登基,朝堂不穩之時,舉兵造反,他現在的兵馬也太少了。
等自己修養幾年,人家小皇帝也長大了。
郭榮果然是好算計,李重進感到了深深的挫敗。
小皇帝登基之后的一系列舉動,也給了李重進更大的刺激。
魏王回京,張永德被起復,太祖時期的重臣,除了他李重進,其余的都再次顯赫朝堂。
為啥小皇帝不召我回京呢?
開封城中有關小皇帝的消息,源源不斷的傳到李重進的耳中,開封城風云變幻,李重進在揚州卻只能做一個看客。
太寂寞了。
李重進在揚州,沒有皇帝的旨意,他是不能輕舉妄動的。
長安的李筠在家中被人割走了頭顱,然后小皇帝下旨抓捕了李筠的家人,全部貶入奴籍。
李筠犯了什么事兒?惹得小皇帝不惜動用了專門干臟活兒的錦衣衛。
就李重進目前的實力,跟兵鋒正盛的大周天子比,絕對沒有任何勝算,因此,李重進覺得還是老實一陣子,暗暗的積蓄力量方為上策。
然而,身為小皇帝最新提拔的侍衛司副都指揮使的獨孤勝,卻主動找上門來,告訴他,陛下并沒有忘記他,陛下還是很信任他的。
“獨孤將軍,既然你都這么說了,李某也發兩句牢騷,李某鎮守揚州已久,要說征討南唐,陛下為何不派我去,而非要派趙匡胤那個養不熟的白眼狼去呢?”
獨孤勝訕訕一笑道
“李大人這可是為難下官了,下官又如何能夠猜到陛下的心思呢,不過,下官臨行前,陛下特意召見了下官,陛下不放心趙匡胤割據江南,想要讓李大人暗中對趙匡胤進行掣肘,這可是絕密,當時在場的只有陛下,下官和魏公公?!?
李重進沉吟不語,小皇帝讓他暗中掣肘趙匡胤,而且還是密令口諭,連圣旨都沒有,這……
若是被趙匡胤發現了,趙匡胤鬧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