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再嫁的寡婦都出五兩銀子的嫁妝。
對貧寒的百姓之家可是一筆不少的收入。
隆承帝覺得自己完全出得起,展現仁君之風,畢竟李湛貢獻他不少的銀子。
全國寡婦能有多少?
十萬兩足夠了。
李湛搶在蘇首輔等人之前,反對道:
“父皇一片為民之心,兒臣敬佩不已,不過您是好意,怕寡婦遭人嫌棄難以嫁人,寧可您自己少吃少用點,您把節省出來的銀子用在仁政上。
您的想法是好的,是體恤百姓,您依靠得是官員執行,統計再嫁的寡婦,然后去發銀子。
即便一層層的官員不敢對這五兩銀子伸手,窮瘋的百姓——和離后,再把復合并不麻煩,還白得五兩銀子。
兒臣從不已最大善意看待百姓,紅杏出墻這種事,在堅持禮義廉恥之家都不少,同丈夫沒了情分,轉而欣賞另一位男子,勾勾搭搭的。”
蘇首輔等人立刻聯想到靖南侯同尹夫人!
在溫浪頹廢時,所有人都相信靖南侯同尹夫人發于情,止于禮,尹夫人尚未和離之前,他們絕沒任何私情,也不曾私相授受。
隨著當年溫浪兵敗回京養傷的事披露越來越多,靖南侯養傷時,尹夫人也在的,尹夫人外出經營生意時,靖南侯時不時幫襯尹夫人,在尹夫人被同行欺凌時,也是靖南侯出面做尹夫人的靠山。
還有魏王說過的幾位尹夫人的密友。
如今,溫浪翻身得到隆承帝信任,尹夫人再嫁靖南侯,本該沒太多牽扯的前夫前妻反而經常出現尹夫人糾纏溫浪。
很難再相信尹夫人還是溫浪夫人時,同靖南侯等干凈清白,就沒有過明明有丈夫,卻同欣賞的男子,或是欣賞尹夫人的男子一起喝茶,討論生意,品味人生。
當然,尹夫人未必就是個淫蕩的女子,同靖南侯等人茍且。
沒有翻云覆雨,并不意味著尹氏沒有對不起溫浪,勛貴朝臣相信尹夫人沒茍且,市井百姓一點不信發于情,止于禮。
既然發情,不是應該滾到一起去嗎?
溫浪這女婿選得好,魏王不遺余力為岳父著想,可惜溫浪一直狠狠瞪李湛,嘀咕道:“我——我很光彩嗎?臭女婿,這女婿誰稀罕啊。”
沒錯。
尹氏紅杏出墻,不管有沒有滾到一起,溫浪也很難堪,管不住媳婦,他活該頭頂一片青青草原!
李湛眸子閃了閃,無辜至極,“就是隨口一說,并未指名道姓,說得都是民間百姓的常態,常態,蘇大人他們想得太多,不過,從側面證明,靖南侯夫人在他們眼中就是那樣的人,總是不知足,覺得此時擁有的丈夫就是比外面的男子差。”
“這真不怪爺啊,誰讓她就給旁人耐不住寂寞的印象?”
“小暖在外沒少揍勛貴子弟,可沒有任何一人懷疑小暖輕浮放蕩,因小暖只對爺親近,只肯給爺笑臉。”
李湛特別驕傲自豪。
蘇首輔冷幽幽說道:“不是那些人被魏王嚇壞了,被溫大姑娘打服了?”
“蘇大人說得是,證明爺同小暖天生一對,她功夫好,爺心眼多,正好互補,再沒有比我們更般配的夫妻。”
蘇首輔忍住脫口而出的不要臉!
就沖李湛這臉皮厚度,不要臉的性子,李湛什么事不敢做?又做不成?
世人的議論,禮數規矩束縛對魏王無用。
魏王不爭皇位,仿佛無所畏懼,甚至不怕其余皇子登上皇位后的報復。
有時,不爭是爭。
蘇首輔看了看笑得如同彌勒佛一般的隆承帝。
隆承帝優柔寡掛斷,更重情,否則就不就善待溫浪,心心念念接回安陽長公主,朝臣對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