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長子在宮中突然發病,差點傷了隆承帝,被人制后,皇長子性若狂爆,掙扎著耗盡心力而亡,皇長子發狂的舉動徹底惹惱了隆承帝。
隆承帝以謀逆罪將皇長子開除宗族玉牒,不再承認李遜是自己的兒子。
李遜生母劉嬪心若死灰,甘愿去寺廟為李遜贖罪,隆承帝應允劉嬪所請,劉嬪很快被送到皇覺寺清修,不得任何人探望。
這兩則消息再次讓冊立儲君太子的風波越來越烈。
二皇子的直接對手占據長子名頭的皇長子不名譽的病逝,而且隆承帝不再承認李遜是自己的兒子。
二皇子不僅少了個對手,他自然而然升為皇長子,牢牢占據著長子的名頭。
劉嬪去寺廟清修,徹底被隆承帝厭棄,對魏王的影響很大。
支持二皇子的朝臣歡欣鼓舞,二皇子奪得大位希望大增。
老成的蘇首輔同身邊的學生說了一句,“李遜病逝,不似陛下的意思,咱們陛下心沒這么狠。”
“老師的意思是?”
“只怕是長公主為溫浪的女婿而為,唯一能讓陛下心甘情愿保護的人,只有安陽長公主,陛下不愿長公主名聲太差,然長公主何時在意過名聲?當年氣昏先帝,凌虐先帝寵妃等等不當人子的事,長公主沒少做。”
蘇首輔眉頭的皺紋能夾死蚊子,“她性子本就偏野,無情無德,去北蠻十多年,早已將仁義禮智信拋到腦后,長公主野心很大,絕不僅僅是入朝參政,她呀,是想做獨霸天下的女帝!”
“不會吧,陛下難道看不出長公主的野心?”
他的幾個學生如今也都是六部的重要官員,在蘇首輔暗示下投靠幫扶二皇子,同武王一個心思,讓二皇子多多立功,展現治國才干。
他們為給二皇子鋪路,使得二皇子順利摘桃子,最近忙得幾日睡不了幾個時辰,許多對百姓有利的政策是他們開展推行的。
重申刑部大理寺的冤假錯案也是他們看證據,找出破綻,不過最后審案的人是二皇子。
他們做了這么多就是不愿魏王做太子,老師告訴他們,最可怕得是他們將要迎來一位女帝:
“若是長公主的野心這么大,我們還不如支持魏王,老師,魏王雖是任性點,但不可否認他是皇子們中間最為聰慧的一個,在魏王手下為官,只要小心點,認真點,不過于頂撞魏王,其實也能為官為天下謀福。
魏王殿下主意多,善斂財,也明白水至清則無魚,他對官場上的迎來送往,并不在意,聽說對給他辦事的官員封賞都很厚。
魏王說過,為官就要比沒功名的讀書人過得好,比不識字的百姓日子富足,雖不能似豪富商賈一般,但官員的地位一定要高。”
官員抿了抿嘴唇,“我覺得魏王的話雖是俗氣了點,說到了天下八成的官員心坎上,我研究過魏王,他未必如同史書上的圣天子,他絕對是一位合格的皇帝。”
說到此處,官員跪下了,壓低聲音道:“說句讓老師不高興的話,您所求的天下太平,百姓富足,其實也只有魏王殿下能做到,魏王殿下是最適合當下的帝王。不說他自身才干,就算是他的王妃……也是唯一能拖住安陽長公主野心的人。
老師,我等對魏王俯首稱臣無損男子的尊嚴,可若是在女帝面前跪拜,后世人非笑死我等不可。
曾經的女帝當政,前前后后死了多少人?女人的心眼兒很小的,而且每月都有不適的日子,一旦用朝臣泄憤,我等豈不是反抗都反抗不了?
何況女帝多性淫,再多幾個皇夫面寵,即便是溫浪那樣的皇夫,學生也受不了,最重要是一旦出了女帝,家里的女人豈不是有學有樣。
她們會不會效仿女帝?在后宅折騰,拋頭露面,甚至入朝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