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謀士真的很難,因為謀士需要知識,而知識都掌握在那些世家手里。
袁家作為頂級的世家,自然有自己一套培養弟子的方法。
袁紹和袁術作為袁家的弟子,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作為頂級世家,袁家的傳承可不少,而且還有大儒教導。
只要不是天生廢材,都可以成為‘棟梁之才’的。
實際上,歷史中袁家兩兄弟,確實不差的,袁紹在洛陽上一開始可以和董卓爭鋒相對,靠著西園校尉,絲毫不懼董卓。
只是董卓的西涼大軍很強,再加上呂布和他的并州軍,導致最后袁紹不敵,才不得不退走去往冀州。
去了冀州,占據渤???,然后策劃諸侯討董,雖說被曹操占據了大義,卻依然成為了諸侯的盟主。
這其中袁家的身份有推導作用,但是他本人能力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否則的話,要知道,當時袁術也在其中,袁術可是袁家嫡系的存在,在袁家地位還在袁紹之上的。
從這方面,也確實看出袁紹的手段。
之后更是一發不可收拾,董卓逃亡長安,自然諸侯也就各回各家,袁紹回到渤海,然后用計得到了冀州。
和公孫瓚爭鋒,公孫瓚不敵,被吞之,拿下了幽州,此后北方更是無人能敵,幾年拿下北方四州,成為了中原第一大諸侯。
可以說前期,那是袁紹最為風光的時候,要說他沒有能力,怎么可能?那時候曹操都是他的小弟。
袁家另外一位,前期也都是非同小可,南方他也算是第一諸侯,實力不在荊州之下的。
孫策都是他麾下的。
那個時候,說實話,天下八成的世家都認為,這至尊之位,恐怕將是袁家兄弟的了。
然而命運就是這么捉弄人,后期兩兄弟,都是盛極而衰,或者說有些昏頭了,一個竟然直接稱帝。
另一個,以四州之力打曹操就然敗了。
但是不管如何,這袁紹的能力是不差的,前期說一聲英明神武,都不為過。
此刻看著袁紹,一副好皮囊,氣勢也不差,但是蘇哲卻看不上對方。
沒有經歷過險惡歷練,終究難成大事的,可以說,縱觀袁紹一生,前期真的順風順水,順順當當的得到了四州之地,成為第一諸侯,然而一敗就將全部的力量都損失了。
這顯然是意志不夠,看看那曹操,經歷多次生死,才早就了他的性格堅韌,即使被呂布差點趕盡殺絕,依然可以堅持下去。
袁紹官渡之戰失敗之后,力量依然很強大,但是結果,他本人仿佛泄氣一般,最終兵敗掛掉了。
所以蘇哲不怎么看得上袁紹,就算是他現在,表現的世家精英弟子如何,心性不夠,成不了大事。
“我們可高攀不起,先生乃是名士,兵法大家,又是太子太師,未來的帝師,看不起我們這些人很正?!?
袁紹忍不住譏諷道,既然蘇哲之前不給他面子,那么他也無需去給對方面子,該忍的時候,他會忍。
但是現在他根本不會忍,蘇哲兵法大家又能如何,他不過是孤家寡人罷了,即使抱上了漢靈帝這個大腿,他也不會太過忌憚的。
大漢雖然實力還在,卻已經成為了病虎,他心中早有野心,想要取而代之,這些年也一直暗暗的謀劃。
本來,這蘇哲的能力,他看在眼里,想要招攬過來,今后等到他成事了,那么也能給對方一個從龍之功的,既然對方不識相,那么就別怪他下狠手了。
心中不自覺的透漏出殺意了。
對方已經是擋他的路了,本來這上軍校尉,他和叔父謀劃,即使得不到,至少也能夠得到中軍校尉,那么權勢更大一些。
然而現在變成了下軍校尉,他內心不爽的,并且上軍校尉還被蘇哲拿下,他瞬間就明白了,那漢靈帝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