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個時代的“110米欄”在技術上已經很完善了,但相比已經把各項技術都練到極致,幾乎不會失誤,并且形成了自己獨特風格的龔小亞來說,金多姆的技術在他眼里實在有些粗糙,這個人能跑進13秒主要是憑借超強的爆發力和回速能力。
但在過欄節奏、過欄速度、步幅控制上,金多姆明顯都有一些技術缺陷。
所以面對比他的優勢更有優勢,但卻毫無短板的龔小亞,看在觀眾眼里就是龔小亞每跨過一個障礙欄,領先優勢就會變得更大一些。
最終當龔小亞再次三步上欄將最后一個障礙欄也輕松跨過后,后半程節奏同樣被打亂的金多姆已經因一次失誤而落后六七個身位了,于是最后的十米沖刺能明顯見到某個剛剛才說過不會擠牙膏的家伙,居然提前高舉雙手一臉輕松的沖過了終點,連壓線的動作都沒有做出來。
“這t叫不喜歡擠牙膏?”
各國記者見到龔小亞如此輕松的沖過終點,除了中國外的記者臉色都不是那么好看,因為這跑的也太輕松了!
而當他們看到計時器上的時間停止在12.98秒上時,那種不太好看的臉色已經開始往扭曲發展了!
“內赫米亞的記錄,看來要守不住了啊!”
這時美國人的心里都升起這樣一個想法,1981年由美國110米欄第一人,內赫米亞創造的12秒93世界紀錄,很可能要在未來幾天被龔小亞破掉了。
但這其實不用懷疑,光說龔小亞最后放的那下水,至少影響了0.05秒的時間。
如果他能在先前的環節上更快一些,那么不防水的情況下突破12.93秒想來不是什么難事。
“真是驚人的一場110米欄表演,我們從回放錄像里數了一下,龔只用了48步就完成了比賽,而金多姆用了51步,其余選手都在5254步之間,這或許就是他們兩個能突破13秒的原因!”
“金多姆跑出了13.19秒的出色成績,但是19歲的龔給我們展現出了完全不同層次的水準,他的爆發力和欄間技術優美到讓人目眩神馳!”
“……”
全世界的解說大多不愿意看到田徑項目上又出現一個中國統治者,但是龔小亞這個已經統治了“沙坑”的怪物,居然真像他說的一樣——“最擅長的項目是110米欄”。
“110米欄”雖然不像“100米”那樣需要22歲以后才能進入巔峰,但是19歲也肯定不是他的最佳狀態。
現在讓西方的解說和觀眾不愿意去想的是,龔小亞還沒有進入巔峰就已經具備破紀錄的水準,那等再過兩年豈不是有可能跑進12.90秒,甚至跑進12.80秒以內?
龔小亞這場讓人不敢細想的110米欄結束后,中國代表團上午就沒有其它比賽了,不過下午2點就是一場中國女排的三四名決賽。
中國女排在三四名決賽上的對手是輸給了秘魯的日本女排,這算是前后兩代霸主的再次較量,看點其實不少。
日本女排在歷史上也曾輝煌過,六七十年代曾被稱作“東洋魔女”,不過在步入八十年代后青黃不接,就與現在的中國女排差不多。
但不同的是日本女排陷入低谷后就再難翻身了,中國女排都從王朝到覆滅走了一遍,現在已經打算重新復興了,可日本女排還在低谷中難以自拔呢。
這可能就是小國所缺乏的底蘊吧,一旦失敗很可能就沒有再重來的機會了。
今天的中國女排也趁機在日本人身上猛踩了一腳,兩隊除了首局打成1513才分出勝負外,接下來中國女排一鼓作氣,干凈利落的以兩個156再下兩城,直接用一個3:0橫掃將日本女排狠狠踩了一腳。
中國觀眾這時卻來不及慶祝,因為一場重頭戲即將上演——中國男足的半決賽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