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和丹陽太守周尚率領一萬兵馬突襲鳩茲,周瑜與魯肅率一萬兵馬進攻秣陵。
橋蕤在鳩茲只部署了一千兵馬,而且沒有城池,面對孫策大軍的強攻只能向馬鞍山方向撤退。橋蕤親率一萬兵馬在馬鞍山與鳩茲之間接應退兵,并對孫策大軍進行阻擊。
周瑜和魯肅包圍秣陵,但秣陵有城池防衛,進攻受挫。
陳登接到孫策出兵消息,立即命令戰船運載一萬隊伍過江增援秣陵,同時率領戰船進入內河河道來到秣陵城外,用弩炮轟擊周瑜大軍。
周瑜大軍在戰船轟擊及一萬援兵的攻擊下潰不成軍,死傷無數,不得不向宛陵方向撤退。陳登上岸,命令戰船前往馬鞍山方向增援,親率大軍追擊周瑜潰軍。
周瑜和魯肅親如兄弟,周瑜任居巢長時,因缺糧曾向魯肅求助,魯肅將一倉三千斛糧食慷慨贈給周瑜,兩人的情誼由此可見一斑。
周瑜擺脫不了陳登大軍的追擊,情急之下,想離開隊伍,躲進大山,被魯肅阻止。
魯肅對周瑜說“公謹,我們錯誤估計了局勢,發動了不該發動的戰爭。秣陵守軍早有防備,陳登來得好快,岸上有大軍,河中有戰船,不象是我們進攻秣陵,倒象是陳登在主動進攻我軍。我們上當了。”
周瑜說“這仗是我提出要打的,是我對張昀估計不足,我哪還有臉面去見主公?”
魯肅搖頭說“主公現在一定也面臨危局,你趕緊去與主公會合,我來負責斷后。”
周瑜看著魯肅,眼眶濕潤,哽咽說“兄弟,陳登兵強馬壯,武器先進,詭計多端。我們現在連五千兵馬都不到,士氣又極其低落,極難再戰,假如實在不行,你就丟棄隊伍躲進山中。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魯肅點頭說“行!我聽你的。”
魯肅控制住隊伍后,率領隊伍向陳登隊伍進行反沖鋒。
周瑜帶著一百多個衛兵逃進山中,向宛陵方向而去。
在馬鞍山與鳩茲之間,孫策大軍與橋蕤大軍發生激戰,橋蕤大軍用手雷和地雷大肆屠殺孫策軍隊,孫策軍隊面臨隨時都會崩潰危險。
孫策沒有后備隊伍,但橋蕤的屯田部隊卻在不斷集結,隨時都能投入戰斗。在秣陵執行完戰斗任務的戰船隊伍,又正向發生激戰戰場方向開來。
三天后,戰斗結束,魯肅躲進山中,攻打秣陵的隊伍幾近被殲。孫策周尚率領潰兵退守宛陵,陳登和橋蕤一人率領一萬大軍從兩個方向向宛陵逼近。
廬氏縣,步兵隊伍陸續到達,糧食源源不斷運來。
張昀在大帳中主持召開軍事會議。
張弘把初步匯總好的關于關中情報向會議作報告。
張弘說,韓遂原名韓約,后改名遂。韓遂最初聞名于西州,被羌胡叛軍劫持并推舉為首領,以誅宦官為名舉兵造反,聚眾十萬,先后敗皇甫嵩、張溫、董卓、孫堅等名將,使得天下騷動。初平三年六月,韓遂、馬騰等降,率眾詣長安。李傕控制下的朝廷任命韓遂為鎮西將軍,遣還涼州,馬騰任征西將軍,駐軍郿。興平元年三月,馬騰從涼州來朝,駐扎在霸橋。但他因私事有求于李傕未得到滿足而大怒,調集軍隊準備進攻李傕,獻帝派使者調解,馬騰不聽。韓遂率軍從金城來調解二人的糾紛,結果又與馬騰聯合。諫議大夫種邵、侍中馬宇、左中郎將劉范策劃讓馬騰進襲長安,自己為內應,來誅滅李傕等。不久,馬騰、韓遂率軍進駐長平觀,種邵等人的計劃泄露,便從長安出逃到槐里。李傕派樊稠、郭汜及自己的侄子李利進攻馬騰、韓遂,二人被擊敗,死傷一萬多人。韓遂、馬騰逃回涼州,樊稠率軍追擊。韓遂派人對樊稠說:“天下之事反覆無常難以預料,你我同鄉,今天雖有些小摩擦,恐怕還會走到一起,想和你談一談。”二人于是并馬拉著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