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六章 樂業(2)
中陸別嶺一線以北便是江春地帶,盡管在官方來說這片遼闊的平原地區被稱為中北大區,可民間更喜歡稱呼其為江春地帶,這里四面環山,地處盆地,四季如春,氣候宜人,水域占地面積極大,北部更是連接最為富饒的春北半島,這一系列的地利、物產優勢也是為何會被稱為江春抵達的原因。
只是這里除開江春以外,便再沒有值得外人稱道的地方,盡管每個地方都相對比較富饒,人均溫飽度最高,卻很少有其他亮眼的地方。
而杭梨就是江春一座非常平平無奇的城市,依靠別嶺末端而建,位于丘陵地帶,但周圍荒蕪人煙,北面更有將近百萬畝的田地讓其耕種,這里的人沒有溫飽問題,只是這里太過偏僻,并且毫無特色,自給自足,也沒有比較發達的外貿和旅游產業,順帶一提,紅虹的商場很是特殊,城市之間就像他處兩國之間的關系一般,需要談判和簽訂協議來維持,若是沒有什么高價值的商品,這里的外貿肯定不太行,由此這里也并不會吸引高層人士前來,也就不會有像小葉的鄒家一般的存在。
并且江春盡管風土溫婉,可這里的人卻柔中帶剛,這其中也有著江春王家的一系列宣揚,這里的貴族盡管也是掌控著最上層的資源和權力,可在這樣的小城市里面可不吃香,當然這并不代表他們就很排外,相反熱情其實是中南高原以北的民眾的特點,而江春更是有著自己的待客之道,他們對待客人的方式讓人很是放松。
杭梨名為梨,可卻無梨,并非是這里不產梨,蔬果可是每個城市必備的種植產業,梨肯定也在其中,那這無梨是在那方面無的呢?
在江春這樣的潮濕地帶,水果肯定不會出現橘成枳的情況,所以并不是這里的梨不好吃,倒不如說這里的梨很普通,因此是“無”梨,那為何這里被稱為梨呢?
其實很好理解。
“梨嘛,倭瓜一樣,也跟葫蘆差不多,可是偏偏,這取名的人非要說杭梨所在的區域整體看上去像一顆梨,才因此而得名,事實證明,這名字其實挺好聽的,只是沒頭沒腦,乘興而來之人,卻敗興而歸,讓人把這座城市列在了最不受期待的城市之一。”
在高空,禾二刀用手畫著圈,讓她能夠看得仔細一點。
一開始的時候,因為城市在擴建,還有些看不出來,但視線跟著手指仔細觀察后,俞源倒是看出了些端倪,有凹有圓,確實看上去像是個葫蘆。
“其實主要在于,那根枝丫太過神似了。”
俞源向著所謂的枝丫看去,那是處峽谷,連接著城區和陂江,從高處看很短,加上這根“枝丫”讓整個小盆地看起來確實就像是一顆梨一般。
“陂江連接江春之江春陽江,之所以叫陂江是因為它來自陂峰,就在五百里之外,那里曾經是連接杭梨和外籍的唯一通道,而這小枝峽更是命門所在。”禾二刀介紹道。
俞源有些疑惑,“他們以前是怎么看出來這里像個梨的?”
禾二刀知道她想說什么,直接變解釋道“如你所想,這里是一百七十年前被更名的城市,以前名為陂鎮呢,還是做很小的小鎮,可現在已經變成了如今的規模,看似不大,可是五臟俱全,可比以前就兩三條道的小鎮要大得多,放在整個紅虹,這發展速度,還是沒有政策傾斜的地域,能發展成這般已經是非常快速和厲害的了。”
俞源注意到他話語中的另一個問題,“紅虹怎么了?”
“這里只有飛呢。”他說了句很奇怪且天經地義的話。
俞源也不深究,因為肯定又是他知道,她卻搞不明白的問題,于是轉而問道“你為什么選擇這里。”
禾二刀搖頭道“不是我選擇這里,而是有人選擇了這里,當然咱們別去打擾他,而且還要你來決定,是留還是走,下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