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句話,把張世杰和楊太后又從希望之中拉了回來。
張世杰頓悟搖頭,“若真如相公所言,那世杰九泉之下,還有何臉面面對先皇?”
“不會的!”趙維堅定搖頭,打斷二人,“一定不會的!我們一定會回來!”
張世杰看著趙維,今天這個混蛋寧王給了他太多意外,比之崖山更加的意外。
“寧王何以見得?”
只見,趙維笑了。
“太尉怎還犯起糊涂了?太尉不是黃潛善,而是岳鵬舉!陸相不是秦檜,而是宗汝霖!官家更不是高宗,十數萬軍民亦不是南逃的敗軍散卒啊!”
“還不明白嗎?”趙維瞪著眾人。
“能陪官家一路不棄,甚至懷抱盡忠死志的這些臣子,哪一個是怕死之徒?哪一個不是忠義絕倫之士?”
“這十數萬義勇軍民,有的是官家從臨安帶出來的御用工匠,有的是不愿依附元朝的讀書人,有的則是忠心趙宋的絕好兒郎。”
“官家此去,只有忠臣義士,沒有奸佞小人。只有大宋朝最精良的匠人,沒有一個庸庸碌碌之輩。”
“這樣一群人若于海外立足,不出十年,必翻天覆地,攜倒海之勢而歸!”
看著張世杰,“十年!若給太尉十年修養生息,臥薪嘗膽,太尉可否重回中原,席卷海內?”
張世杰一聽,竟面色潮紅,“若有十年喘息,世杰必復宋土!若不如愿,寧愿吊死!”
“好!”趙維點頭,又看向陸秀夫。
“陸相,再沒有比這十數萬人更忠心不二,更奮發圖強的百姓了。再沒有比現在這個大宋朝堂更君明臣孝的時代了。陸相就不想試試,引領這樣一群人,創出一個不一樣的大宋?”
“我......”陸秀夫呆呆地看著趙維。
不得不說,他被趙維說服了。
趙維用一個他們從不曾設想的角度,解讀了當下時局。
是的,沒有比當下更好的朝堂,更好的百姓了!
這十幾萬軍民,兵是是最忠勇的兵。他們在趙宋無望的情況下,還依舊追隨宋廷至死不渝。
臣,是最忠義的臣。張世杰、蘇劉義等等,哪一個不是拋開個人得失,一心為國?
民,更是最好的民。那里面有文人,有武漢,更有大宋最精銳的宮廷匠人。
這里面涵蓋了冶金、鍛造、營建、織種等等各行各業的精英,儼然就是一個濃縮的大宋百業。
若能有安身之所,陸秀夫絲毫不懷疑,他們會在短時間內,爆發出驚人的創造力。
“寧王,真的確定有扶桑之地?”
趙維搖頭,“我不確定。但我知道,值得賭一回!哪怕萬死存一,也總好過在瓊州等死。”
“好一個萬死存一!”陸秀夫眉眼之中終于有了神彩,“那秀夫就陪寧王賭這一次。”
說罷,轉身面向楊太后,“臣附議寧王之策遠走扶桑,以求東山再起!”
高位上,楊太后眼中帶淚,卻是笑的,“哀家亦愿往!”
......
宋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