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廣為流傳的那個橫跨歐亞的蒙古帝國,其實指的是成吉思汗和蒙哥時期的大蒙古帝國。
那個時期的蒙古是統一的,橫掃歐亞無人能敵。
蒙哥死后,依照蒙古帝國的傳統,各蒙古汗王推舉蒙哥之弟阿里不哥為蒙古大汗。但是,同樣實力雄厚的忽必烈也爭奪汗位,最后取得了成功。
這直接導致了蒙古帝國的分裂,也就是后世所熟知的四大汗國。
這其中,占據新疆北部的窩闊臺汗國,與天山上下的察合臺汗國,還有占據中北亞俄羅斯一帶的金帳汗國,擁護阿里不哥與忽必烈決裂。
只有在巴基斯坦、印度一帶的伊利汗國擁戴忽必烈。
這樣的局勢所造成的后果就是,位于中原的元朝徹底斷絕了由河西走廊與西亞的聯系。
而宋元戰爭持續半個世紀的同時,忽必烈的大元還要應付窩闊臺、察合臺,以及金帳汗國的合圍逼迫。同時還要進攻交趾、吳哥這些東南亞小國。
當然,長江以南的宋人起義也從未停止過。
這樣一來,單單從金國接手的河北河南、山東山西產糧要地,難以滿足如此龐大的軍事消耗。
當然,南宋有不少產糧重鎮,比如四川、江浙,還有兩廣之地,可以原地補給。
但是,蒙古人進來才知道,他們想多了。
江浙、兩廣皆為趙宋死忠,義民揭竿而起,元朝不但要耗費大量兵力鎮壓,更別提征糧。
繼續閱讀!
至于四川,倒是基本撲滅了反抗。
而且在南宋時期,四川一地的稅收糧產就占了全宋的三分之一,天府之國名副其實。
可是別忘了,四川也是元朝與南宋絞殺最慘烈的戰場。兩方拉鋸近半個世紀,蒙古大汗蒙哥更是死于釣魚城下。
幾十年的刀戈不息,致使天府之國早就不是當年的那個天府之國了。
鼎盛之時有民1250萬,而到宋亡之時,四川在籍之民只有80萬。何其慘烈?
元朝在中原空虛的情況下,只能尋求外部供給。
但是,從伊利汗國過來的糧餉又無法穿過敵對汗國,所以便有了從阿拉伯海到中原南海的這條海上補給線。
“陸相,張太尉,窩闊臺截斷了河西地區,從伊利汗國過來的給養無法通行內陸,只能從海上來。”
“而恰恰這條海上通路是伊利汗國最擅長的。別忘了,他們掌握著大食人(阿拉伯人)所有的海上船只,必定會利用大食船隊向中原遠糧。”
“這......”張世杰凝眉沉思。
趙維說的有道理,但一切都是猜測,沒有任何實據。
“僅憑猜測,是不是有些冒失?”
“冒失嗎?”趙維挑眉,看向趙與珞。
“父王你想想,阿里海牙為什么任由父王在瓊州數年,卻從不強攻?他可不是畏戰之輩。”
“難道......”趙與珞心神一震。
借著趙維提供的思路一想,“之前本王也是奇怪,阿里海牙兵多將廣,又不缺海舟,為什么只圍不攻?難道他是怕瓊州一敗,不走海上,反而躲到高山密林?”
“一但瓊州義軍鉆入大島山林,那就沒法控制了。難免摸到涯州,阻斷糧道。”
趙維這邊又道:“那父王再想想,海南大島上的黎人部落為什么心向元朝,與大宋為難?”
在原本的歷史之中,趙與珞不是死于戰敗,而是海南的部族反叛。
“那是因為,大島部族皆能從大食船隊之中撈得好處。”
趙與珞一聽,更信趙維。瞪著張世杰,“這么說來,吾兒推斷十之八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