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不管不顧的坐在炊棚外頭,借著夕陽的光亮抱著碗啃飯,卻是一點王爺的覺悟都沒有。
對此,廚娘和來吃飯的匠人們也是見怪不怪,早就習慣了。
一月相處下來,發現寧王根本就不是外面傳的那么回事兒。沒架子不說,更從不向他們這些百姓使脾氣。
吃住都與大伙兒一起。除背書之外的時間,又和大家一起勞作,反正新崖山的百姓對其改觀不少。
正吃著飯,外圍負責守衛的印第安人跑回來稟報,血頭他們回來了。
趙維一聽,趕緊迎了出去。
果然,夕陽中,血頭領著一眾印第安戰士,還有王勝道長等人,正沿著石涯上頭向營地而來,每個人肩上都背著不少貨物。
趙維眼尖,甚至還發現有幾個穿著印第安布袍的生面孔混在隊中。
這里要多說幾句,后世對印第安人的印象,都是愚昧原始的,都是頭上插著羽毛頭飾,身上不穿衣服的野人模樣。
他們以狩獵和采集為主要生存手段,確實屬于原始部落。如果按專業一點的文明等級來劃分,還處于新石器時代。
與這個時期的歐亞相比,差了好幾個時代。
但是,也不盡然。
那些對印第安人的固有印象,其實完全來源于北美印第安人,或者亞馬遜雨林中的原始住民。
實際上,中南美洲的印第安人已經發展出相當發達的文明。
以阿茲臺克、瑪雅和印加為代表,被稱為美洲三大文明。
這其中,瑪雅最為古老,天文、歷法,包括建筑工藝,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也是三大文明之中,唯一擁有文字的印第安文明。
而阿茲臺克帝國是一個新興帝國,繼承了血頭部落——托爾特克人的祖地,建立起帝國。
阿茲臺克的棕陶工藝獨步美洲,相當精美,而且還建立起數萬人規模的城邦。
至于印加帝國,其實印加一詞的含義,是國王、統治者的意思。印加帝國真正的名字叫塔萬廷蘇龍。
在大宋這個時期,塔萬廷蘇龍也處于萌芽時期,還沒有建立橫跨中南美的龐大帝國,只是安第斯山脈中的一個小小王國,但也已經擁有城邦。
這三大文明都是以農業和手工業為生存手段,甚至還有商業上的往來。
雖然有點“偏科”,在某些方面很發達,在某些方面又極度原始,可也遠不像后世人們認知的那樣。
而且,這個時期的中南美,除了三大文明之外,其實還有另外一個一點不弱于三大文明,甚至高于三大文明的存在。
那就是——奇布查王國,后世也叫奇穆王國。
就生活在后世哥倫比亞,靠近巴拿馬灣的原始森林中。
奇布查不但有著高超的種植技術,不弱于阿茲臺克的制陶工藝,還擁有一定的紡織能力,對金銀器的加工手藝亦冠絕美洲。
繼續閱讀,后面更精彩!
而最重要的是,奇布查人已經可以冶煉金屬。從礦石中提煉銅,用來制造工具和武器。
實事上,幾百年后,奇布查王國被印加征服,印加正是吸收融合了奇布查的冶煉工藝,成就了輝煌的文明。
趙維派血頭南下接觸的,正是奇布查王國的外圍部落。想從他們手中得到糧食和一些必要物資,包括黃金。
而與血頭等人同行的幾個陌生人,顯然就是奇布查人。
除了他們,還有優雅的瑪雅人,是不會有人把珍貴的布袍隨意穿在身上的。
趙維迎了上去,迎接王勝等人的同時,也迎接這些奇布查客人。
而通過血頭的介紹,趙維才知道,血頭南下,走了幾百里,終于找到一個奇布查人的部落。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