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長出口氣,甚是欣慰。
“之前,為父還憂心你小子沖勁有余,但過于跋扈,更不解朝堂的曲折糾纏,將來是要吃虧的。現在看來,為父的擔心卻是多余。”
“能有如此心機,爹就放心了啊!”
“嗯?”趙維一僵,這是夸他,可這言語怎么不太對呢?
“我說親爹,好端端的,能不這么傷感不?”
“要夸的。”趙與珞平靜笑著,“不夸...就沒機會了。”
聽的趙維心更往下沉,急了,“你到底幾個意思?”
只聞趙與珞道:“除了璐王,為父也要同行歸宋,提振民心!”
“什么!?”
趙維騰的站了起來,脫口而出,“不行!”
......
——————————————
趙維其實是一個挺擰巴的人,他既有奸猾陰損的一面,也有來自骨子里的正義。
否則,前世的他就不會選擇那樣的死法,今世也不會為復宋而努力。
他既可以炮轟皇舟,為大宋相公們招魂。也能為了一點小事算計趙曄,等著看他去送死。
沒錯,今時歸宋,與送死無異!
要知道,那已經不是大宋了,那是大元的天下。
趙姓人回去,還是反元的,更要命的是,還背了個崖山救難的名頭。
忽必烈要是知道他回去,還不得搜山檢海地抓趙曄?
可是,必需有人回去,也必需有人給宋民一個希望。哪怕是去送死,也得死在萬民之前。
讓大伙兒知道,大宋未亡,復國可期!
這是宋人的一口氣,得吊著。
趙維這水平說不清也道不明,但知道很需要。就像四行倉庫的那八佰壯士,就像狼牙山上投崖的英雄,就像....至死不降的文天祥和張玨。
那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更是華夏立世五千年的根源。
說句裝逼點的話,有時候明知是死也不得不去做,大丈夫做人的道理,便在其中。
可是話說回來,趙維說到底也還是個混蛋。
本著死道友不命貧道的原則,趙曄去死他沒意見,可是親爹不行!
那是我爹,誰特么敢推他去死,你試試!?
趙維和他拼命。
“不行,你不能回去!”趙維瞪著眼珠子,言語不容有疑,“那是必死之地。”
“臭小子!”趙與珞笑了,“說璐王之時,怎么不見你說什么必死之地?”
眼神飄忽,“不至于...最多艱難些。”
“你糊弄誰呢?”趙維大吼。
“真當你兒子傻唄?中原那邊是什么情況咱爺倆都心知肚明。你回去不弄出點動靜,怎么激勵百姓?那特么就是去送死的!”
趙與珞,“可是....必須有人去送死啊!”
趙與珞笑著,把趙維安撫坐下。
“爹也不想死,爹還想看著你娶妻生子,還想看我兒一步步光耀門庭。可是,爹不去,誰還能去呢?”
“如今皇駕左右,除了你,就是璐王與為父。如你所言,璐王頂著崖山救難的名頭不去不行,可他才多大點?他與你同齡啊,不過十七而已!”
“讓他自己回去,誰能放心呢?只有為父陪他走這一趟。”
“操!”趙維惡狠狠地咒罵一句。看著趙與珞,知道已經無可挽回。
但是,只那么一瞬間,趙維做下了一個決定。
“沒得商量了,是嗎?”
“是!”
“那什么時候走?”
“七天之后便啟程回宋。”
“所以,你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