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里憋在好幾天才憋出來的高招兒。
萬無一失,確是精妙。
不但可以把最大的威脅張弘范支到九洲島那邊去,和趙維八桿子也打不著。而且又能贏得伯顏的好感,不至于夾在中間腹背受敵。
.....
————————
元倭大戰,于九月中拉開序幕。
如殿上所議,張弘范依舊是副帥之職,卻已經統領中軍四十萬。其中不乏元朝精銳蒙古軍和探赤馬軍。
之前說過,蒙古軍和探赤馬乃是元朝軍制中的一二類精兵,還從未在一個漢人最高統帥之下進行作戰,張弘范算是創下先河。
對此,張弘范自是重視,盡心竭力。
不出半月,已經自高麗出兵,并且首戰告捷,占領了攻襲倭國的橋頭堡——對馬島。
對馬島位于高麗與倭國海域的中心,是攻倭的重要補給和中繼之地。
再向前便是對馬海,也就是后世的對馬海峽,與緊鄰九洲島的壹妓島隔海相望。
本來張弘范在拿下對馬之后,對壹岐島尚有忌憚。那里是倭國的第一道防線,若能取之,便有了進軍九洲島的陸地基礎。
可是,根據日奸,還有探卒的回報,壹岐島上沒有防御。
倭國顯然是放棄了壹岐島,在九洲沿岸筑起了土壘高墻。
這使得張弘范一刻不想停留,大軍起錨,進駐壹岐。
如此,一條連接高麗、對馬島和壹岐島的軍爭補給線也宣告完成,穩固了元軍的大后方。
就在張弘范站上壹岐島的同時,伯顏的二十萬奇兵也從高麗出發,過海進入對馬海域。
沒有繼續向前進壹岐島,而是于倭國外海繞了一個大圈,悄悄潛入東瀛東海岸。
此時,已經進到十一月。
趙維站在船頭,手握從日奸手中得到的東瀛海圖,看著只需要兩天路程便可抵達的“鐮倉”二字。
即使身為漢人,也不得不長他人志氣,心中感嘆:元初軍事能力,簡直無敵!
從忽必烈下旨攻倭,到兵臨鐮倉城下,只用了短短兩個月的時間。
這樣的軍事動員,戰略執行力,讓趙維倍感壓力。
說實話,大宋現在有炮,有新船,但是,真特么的能打過這樣的蒙古軍嗎?
要知道,趙維學的越多,就越明白,戰爭永遠都不是比誰的裝備更好,尤其是古代戰爭。精氣神和兵源素質,乃至主將的因素,都能左右成敗。
在這些方面,大宋遠遠不及元朝。
或者說,這個對手值得尊敬!
“殿下,在想什么?”疊山先生的聲音突然在身后響起。
趙維回頭,見左右無人,直言道:“我在想,刀劍再鋒利,也比不上這浩浩之師的一口必勝之氣啊!咱們大宋敗的不冤枉。”
“是啊!”謝疊山一嘆。
“可是,有時候明知是如此,也不得不反其道而行之啊!這就是漢家精魂吧!元人的好終究是元人的,而非漢魂。它再好,也不可長存,否則中原數千年的精氣神就散了!”
“這倒是!”趙維也是認可,“但咱們也要反思一二,光有兵器之利是不行的,重中之重還在人心!”
“呵呵。”這話把謝疊山說樂了。
嫌棄地瞪了一眼趙維,“既然刀兵之利不重要,那殿下給璐王去信,讓他在倭國外海候命,等的是什么?不還是看重了倭國的刀劍工匠的嗎?”
“呃。”趙維一窘,國際雙標立馬上線。
“這個嘛,能搶一點還是要搶一點的,總不能都便宜了伯顏吧?”
......
。
又是二合一章節了呀,懶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