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道清說,要給一個名份,一個國之名份。
那么,什么是國之名份呢?
說白了,就是正統傳承。
華夏民族之所以延續數千年,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傳承有序。
這一點十分重要,即使是改朝換代,這其中的法統傳續也是來不得半點馬虎的。
舉個例子。
表面上看,大宋得國不正,趙大欺負后周的孤兒寡母,奪了人家的江山。
可是,在法統上,也就是百姓視角看到的,卻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百姓們看到的是什么?
是后周恭帝柴宗訓將帝位禪讓給趙匡胤,完全合理合法。
百姓自然而然的就要擁護新朝。
同理,魏代漢、晉代魏、劉宋代東晉,隋朝代北周、唐代隋,朱溫篡唐,包括忽必烈代宋恭帝趙顯執掌天下,每一次朝代更迭,本質上都是征服,是新人換舊人。
其中的血腥骯臟不為人知,但法統上卻是代代相傳,合情合理。
這是華夏民族骨子里的東西,也是百姓所有認知的唯一道理。
反觀宋元,忽必烈之所以能得到相當一部分南北漢臣的擁戴,根源就在這里。
是宋恭帝禪讓帝位給我,我是合法的,天下人自沒有理由反對我。
而南宋在法理上滅亡的時間是1276年,也就是恭帝趙顯投降的時間,而不是1279年的崖山。
甚至陸秀夫、趙昺所代表的宋廷,后世只能叫“南宋小朝廷”,正統傳承的原因也在這兒。
恭帝已經把皇位禪讓給了元世祖,那趙昺就失去了合法性。
即使你是直系的趙氏血脈,即使那么多的忠臣義士擁戴你,但在史書上,你就不是正統,百姓心中更有猜疑。
那么問題來了,謝道清說給國一個名份,這個名份怎么給呢?
別忘了,小趙顯已經把帝位禪讓給了忽必烈,他現在是大元的贏國公。
他就算想給身在北美的趙昺一個合理名份,也是不可能的。
皇位只能禪讓一次,禪讓兩次算什么正統?
甚至當下,趙與芮念出的那份東西,連“旨意”都算不上,因為趙顯已經不是合法皇帝了。
不得不說,這就是謝道清老謀深算的地方了。
從當年臨安城破,她自己帶著趙顯降元,卻讓陸秀夫、文天祥帶兩個小孩子出走就能看出來,老太太是留了后路的。
而這份旨意,準確地說是兩道旨意,正是趙維怎么努力都比不了萬一的。
言歸正傳,趙與芮于此危機之時,不惜延誤生機,高聲宣旨。
眾人細聽。
第一道旨,乃是宣布:
先帝趙顯,仰望舊國,自醒亡國之罪,被俘之辱,痛改前非,勵精圖治,于大宋祥興五年十月二十,昭告天下,復辟趙氏之宋,恢復帝號,改元復昌。
宗氏子:福王趙與芮、世子趙孟禧、寧王趙維三人為佑證。
文天祥、王應麟、謝枋得、張玨等臣子為察。
大概意思就是:
亡國被俘都是我錯的,我知道錯了,決定改正,現在有宗室子孫和大宋臣子做見證,從今日起恢復趙宋國號。
趙顯復辟宋朝,再不是元之贏國公,而是宋之君王。
......
第二道旨,這就是真正的旨意了,合理合法。
忽必烈來了都無話可說,頂多罵趙顯出爾反爾,禪讓還帶反悔的。
“朕自知無能,苦民情于天下,愧對先皇圣祖,理當罪詔天下!遂,傳位趙昺,自享太上。”
意思是:我無能,苦了天下百姓,愧對祖宗,應該自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