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也罷,是比金銀更重要的戰略物資。
但是,楊國舅這也是沒辦法。
后世的人都知道,土豆的繁殖不是靠種子,一把種子撒一大片,分量輕,還好攜帶。
這東西是靠塊兒根繁殖的,也就是用土豆生土豆。一個土豆有幾個芽眼兒,就能出幾顆苗兒。
也就是說,需要的種豆數量很大。
要是真拿著十幾斤的土豆到釣魚城來種,那趙維丟人就丟大了。
十幾斤種豆真種不了幾畝地,更別說解決口糧問題了。
所以,這個提前量還是很有必要的。
而且,話說回來,就算土豆傳出去,趙維也沒那么怕。這東西對趙維的意義,遠比元朝大得多。
他也防不住外流,最多兩三年,無論你怎么防偷防外傳,釣魚城外也能吃上土豆燒肉。
兩人說這些話,見過土豆的都能聽懂。唯獨那些沒見過的,心里又開始畫魂兒。
像是疊山先生、厚齋先生,他們只聽懂了幾個關鍵詞。
比如,還沒完全馴化....前前后后加一塊兒只種了四茬,產量只有六成。
這可嚴重了。
任何外來物種都需要馴化,適應。當年大宋引進占城稻,也是經過好些年才能徹底適應中原水土。
你這沒還馴化的什么土豆子,產量更是只有六成,就拿來把大伙兒騙到釣魚城來了?
文天祥心都涼了半截。
要知道,正是因為趙維打了包票,說他可以解決釣魚城的糧食問題,大伙兒才勞師動眾地跟著他入蜀的。
否則,連張玨都不會回來。
因為沒前途。
元人只要卡住糧道,那就是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寧王!”王應麟開口了,“到底行不行???咱們現在撤出去,還來得及!”
真讓人堵在釣魚城里,想跑都跑不了了。
趙維一看,樂了。
心說,這幾個老頭兒也挺不容易的,跟著自己穿山過林的,要是告訴他們不行,估計有人現在就得病過去。
交個實底吧!
“這么說吧,大宋最高產的稻米是占城稻,畝產有500斤?”
“到不了!”卻是張玨也沒睡,插話走了過來。
“450斤頂破大天。但它熟的快?。姆N到收五個月足矣,還能趕上一季麥子?!?
“所以,一畝好田,天公作美且肥力夠的情況下.,年產可達800斤米麥?!?
這已經是極限情況了。
“哦?!壁w維面無表情的應了一聲。
“那我這個土豆,給足水不用肥,不用好田,石頭縫子都行。按扶桑的六成來算...畝產差不多也得800斤吧?”
馬二爺撇嘴點頭,“有了,陳宜中的地里還收過1500斤豆子呢!”
大伙兒一聽,來了精神。
也能收800斤?還不挑地挑肥,且是在沒有徹底馴化的情況下,這玩意不錯??!
正當興奮之時,卻見趙維賤呲呲地豎起一根手指。
“一季!”
大伙兒沒看懂,“什么一季?”
趙維,“一季800斤?!?
“......”
“......”
“......”
幾個老頭兒全部石化,假的吧?
張玨試探性的問了一句,“殿下的意思是...這個土豆能種兩季?”
結果趙維來了句,“四川的話,搞快點,能種三季?!?
“呸!”張玨一口老痰差點啐趙維臉上,“吹吧,你就!”
說完,見趙維認真地看著他,老